態度而矣!
(一)前言
2008年9月30日星期二,颱風薔蜜昨天晚上已經遠離台灣,但是後續出現的風災新聞報告傷害也不少,
面對時代種種變化的人類,有政治變化效應、經濟變化之影響、金融變局的倒閉風潮、
以及股災慘跌等等災難來臨,脆弱的人類心靈要如何去因應?
|
|
(1)先天卦的排列 |
(2)後天卦的排列 |
從中國古老的易經出發,最古老時期的伏犧八卦排列方式稱之為先天卦,
當時的古人認為天地最大、水火為次,所以安排代表天的乾卦在上,
代表地的坤卦在下,水在右方火在左方;因此見圖(1)所示。
到了周朝起義代紂的滅商之際;文王演練八卦的時候,卻認為五行為大,而天地居次,
因此把水火定位在天地之間,而以金木東西之位,稱之為後天卦!
而乾卦的位置則傾科至西北之位!見圖(2)所示。
原始的八卦排列方式,是因為古人從天象的觀察中,發現月亮周期的變化,
出現有上絃月和下絃月的兩種變化,因此依據上絃月的從陰生陽,至十五為滿月或稱望月,
下絃月從陽化陰至朔月或稱黑月,所以排列出先天卦的位置,見圖(1)所示!
文王把後天卦的理論演列出來的時候,天地陰陽的崇高位置被更動了,
人間的五行(金木水火土)就已經開始抬頭,但是從此之後乾卦就傾斜在西北之位,
周文王原來的屬地剛好就位於西北,所以事實上在文王演練八掛的時候,
其實已經 開始萌發了代商之野心,將來必以西北之地的周王入主于中原,成為未來的天子!
當月亮軌道上繞行到太陽和地球之間,月亮的黑暗半球對著地球, 這時叫朔,正是農曆每月的初一。
當月亮繞行至地球的後面,被太陽照亮的半球對著地球,這時叫望, 一般在農曆每月十五或十六日。
在農曆每月初八前後,這時月亮的西半邊是明的,東半邊提暗的, 叫做上弦。(左側為東方, 右側為西方)
農曆每月二十三日前後,這時月亮東半邊是明的,西半邊是暗的, 叫做下弦。如圖右所示! |
(二)九五之尊
在易經的卦辭變化上,原來的意見是:
初九、潛龍勿用;
九二、見龍在田、利遇大人;
九三、終日乾乾、夕惕若厲;
九四或躍在淵;
九五飛龍在天;
九六亢龍有悔!
方老師認為易經上述的描述過程中,九三和九四的卦辭不對,
應該修改為九三龍躍在淵、九四、龍戰在野、其血玄黃!
方老師認為上述的卦辭和以用在學佛者的心態之上描述,當然社會人士是可以把它用在企業發展中的一個過程,今解釋如下:
初九、潛龍勿用者,是力比多內傾的人,雖然學習了許多大成就的方法,但是到了別人的面前,
就自卑或者擔心別人自己產生異類的看法,所以不敢拿出來展露,因此這種人永遠不會有機會讓自己成功,故可以稱之為潛龍勿用!
九二、見龍在田者,是此人已經努力學習,把自己種入田中培育;利遇大人者是指當然會有貴人相助,
也就是說學佛之人,心中希望學習高深佛法,日後可以幫助別人,此種人心存偉大想法,
而且已經開始在行動上培育自己,從基礎上學起,當然會 掌握機會去遇上高人,
而明師看到他們的誠意和真心當然也極願意指點,因此他們的成功機會比一般人高!
九三、龍躍在淵者是指學習已經有一段時期,周圍環境的生態已經不可以有太大發展,
因此想考慮跳巢到遠處另謀生計,尋找一個更大的發展空間?
但是一旦乳燕離巢,就不可能獲得過去安定的生活支援,所以跳巢一事成為一時之間的難題,
必然會出現三心兩意的變動,有需要詳細的考慮而產生猶豫不前的現象!
九四的卦辭,方老師認為應該是坤卦中的龍戰在野,其血玄黃!
原因是學佛者跳離了深淵之出生地培育場所,就要跳到戰場上打出一片江山,在征戰的過程中,
因為一將功成萬骨枯,必然是屍橫遍野,身上的衣服染著敵人的血液而無暇清洗,因此必然是血跡斑斑 其血玄黃!
九四與九三之間,有一江之隔,躍過深淵的時候,人類會擔心自己一不小心,就會跌落萬丈深淵而死相難看;
一旦躍過深淵之後,就只能背水作戰,只能前進而不能後退,所以寧可戰死而不可老死!如果一旦軟弱下來就必死無疑!
九五、飛龍在天者,表示已經入主中原,掌握了大局,當然是日上中天飛黃騰達之時!
九六、亢龍有悔者,表示過去往日成功的因素,將來會變成日後失敗的包袱,到時非旦不能出戰沙場,
而只有留在家中思前想後,感嘆和悔恨當初:為什麼不這樣?.....???
不想自己成功之後就進入亢龍有悔的九六狀態,必然要知道適時放下手中的利器,
就是把自大成就的高貴包袱放下,重新謙卑的去接受在職訓練,
重新回到九二見龍在田利遇大人的狀態中,再走一次九三龍躍在淵、九四龍戰在野、九五飛龍在天的歷程!
只有這種人可以活到老學到老、老而彌堅、達到不朽的狀態!
(三)心態而矣
一個學習許多戰術武功的人,而不敢上擂台、入沙場接受他人的挑戰!
一位業務學習許多推銷技術的人,不敢去上場去拉業績,產生財富!
一位學佛多年的人,而不敢替別人解決生死大事,其實都是處在潛龍勿用的狀態中,
無論你心藏百萬兵,沒有用就是不可能會去用,到頭來學千般藝只是用來打發時間、消遣一翻,當然不會有什麼成績單?
一個初生之犢不怕虎的人,所以他們膽敢上擂台、入沙場接受考驗、接受挑戰的人,
只要他們不死、能夠全身而退,日後必然會有大成就!
原因是人世間一切的功夫,都需要有切磋、交流和比拼的機會中,
才可以相互刺激衝撞而誕生新火花產生變局!東怕西怕就只有等待老死在床!
所以文王不怕紂王之暴政,替自己的子孫安排了逐鹿中原的野心,不怕被紂王誅殺而演繹了新的後天八卦,
這一次的演繹八卦就是已經移動了天威所在,把乾天的位置安排移動到老家西北所在地上!
當然再交由後人周武王去完成代紂的工作!
意識在前、執行在後,因此承先而啟後,因而創建周朝八百年的光景大業!
心態調整之後,無論再遇上任何災變、天災人禍等等都可以輕鬆帶過,不會留下太大的傷口,
更不會每次都受傷害!因此一切只有心態而矣?
(四)諸佛時代
第一佛時代、主將以眼目看不同的次元世界,但是舉頭不敢看天、俯看不敢看地的人又何其的多?
他們每天都擔心受怕,不知到那一天死期將至,自己會變成何種怪物,會接受何種處罰?
第二佛時代、主張以耳聽辨音,分辨不同的各界,不敢接受天音的人又何其的多?
他們耳不聽以為可以安樂,但是沒有適時接受警告的人,遇上災難意外的機會又何其的多?
第三佛時代、主張以鼻嗅去獵殺追踪食物,不敢去補獵的人只能留在樹林中,
去撿拾一些掉落地上的果子充饑、但是最後被餓死的人又何其之多?
第四佛時代、主張以舌頭的味覺去分辨藥物之毒性和藥性,無知的人因此誤食有毒的菇類和果實而中毒死亡者又何其之多?
第五佛時代、主張以運動的精神融入舞蹈和武功中,增強四肢的運動力量,
而誕生強大的戰鬥力,建立古老的強悍民族;但是沒有進入運動訓練的人,
一旦遇上強敵或兵馬,舉手投降接受他人侵略和凌辱致死的人又何其之多!
第六佛時代、主張人類的感情可以透過舞蹈動作、歌唱、文字、繪畫、刺繡、雕刻等等文化方式表達,
因而產生財富!但是自古以來、各大古老民族的文盲還是何其的多?
第七佛時代、主張人類的政治和經濟的統一,變成非常重要的文化發展,但是破壞制度、敗壞朝政、
敗家之子又何其的多?所以各種政治團體你爭我奪、此起彼伏又何其的多?
第八佛時代、主張以唯識三性去分辨、整理、渲染、洗滌各自的心靈以追求身心靈的合一;
但是只顧自己賺錢、不顧他人死活的人又何其的多?
他們的惡習不但污染自己的心靈、污染整個社會、甚至污染地球的環保,這種人又何其的多?
第九佛時代,人世間的學術、一切學問都要返樸歸真,回到大自然的宇宙觀中,體會自己的生活空間,
原來世界是如此的渺小、人類生活在渺小的空間中卻過慣了自大和自以為是的生活,
因此不斷的要去接受大自然的洗禮:地震、風災、旱災、水災、股災、政治經濟的壓力成災,
在這些災難之中人類本身究竟做了什麼樣的壞事,做成老天經常來處罰或者被警告,事實上人滿之患就是一種災難的開始!
透過各種古佛所交待過的方法修練,其實都可以讓人類趨吉避凶,但是大環境的變遷原本只是一種常數,
而學佛者的心態,才是最後決定自己成敗的關鍵所在之處!
(9月30日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