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行為學派
(一) 心理治療的起源:
任何一種科學的起源,必定起源於人類所關心的領域,而心理學的領域就是:「研究人類和動物活動行為的一門科學!」
心理學的發展過程,亦如其他科學一樣,經歷了哲學一段長遠的路程之後,才開始進入完整的科學性發展之中,
所以早期的發展,如馮特(1832-1920)的意識心理學,就是應用人類傳統哲學研究的方式,
使用深沈的內省思考方法去找出人類的各種行為的特色,但是這個時期的心理學發展,對於實用功能來說,
卻是完全沒有辦法應用到民間的一種學問。
心理學的發展早期並沒有太大的影響力,一直到佛洛伊德(1856-1939)的出現,創造了精神分析法之後,
心理學才開始進入醫療的位置上,對各種精神疾病和心理疾病發揮它的治療功能。
精神分析學派的出現,他並不是一個單純的醫療技術的發展,而是透過精神疾病的治療過程中,
尋找出許多不為人所了解的潛意識問題,這些問題的開挖之後,直接衝突到歐洲傳統的道德精神和傳統的宗教(天主教)意識,
因此在醫學界和學術界中所獲得的是沈重的打擊,和種種的反對阻力;但是在民間的影響卻大行期道,
勢如破竹的被廣泛應用到戲劇、繪畫(畢加索)、雕刻等等藝術之中,成為藝術的主流。
1909年美國克拉克大學,邀請佛洛伊德和楊格到美國大學作演講之後,精神分析學派終於突破了歐洲學術界的排斥和封鎖,
而擠身進入國際性的認可之中,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心理學有了很大的進步,許多心理學家的研究,
日益涉足傳統心理學很少知道的一些領域,其中誕生了早期的行為主義,隨著行為主義的發展,
後期又發展了新的行為學派,這個過程中出現了許多成就傑出的人物,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色。
就是反對用傳統的內省法來研究心理學,他們的觀點都一致認為:
『心理學是一門自然科學,科學必需能夠被檢視、可以複製、可以觀察、可以量化,才能夠成為真正的一門科學,
而傳統的內省法卻都是沒有辦法觀察、沒有辦法檢視和複製,這樣發展下去,必然使心理學摒出科學之門外,
所以研究心理學應該是研究那可以觀察的行為而不是思想,因此研究人類行為,及比較動物的行為就變成這一派的特色。』
美國心理學家華生(1878-1958),在1919年發表了行為主義的宣言,鼓動了美國的心理學家,
開始脫離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派,所以佛洛伊德的學說在美國流行了二十年之後,美國人開始用科學的研究方法,
拋離了歐洲的潛意識內省功夫,而著重於實驗室的科學數據,用動物的訓練方式來研究心理學的發展,
發展出一連串的教育方法和思考模式,被廣泛的應用在教育制度的訂立(如:桑代克)和臨床治療中。
(二) 行為學派:
行為主義宣言雖然華生在1919年就發表,激起了美國本土的心理學家,希望創造出屬於美國式的一套理論架構,
有別於維也納的精神分析學派,以及德國的存在主義和完形學派,雖然這個領域之中有許多意想不到的發展,
但是大多數的研究都落在動物的訓練上,而無法進入心理治療這一個領域之中,因此行為學派的最大影響力,
並不是在於治療學上的發展,而是落在教育學習制度的建立上,因此動物的表演訓練、軍隊的訓練、
以及世界著名的卡內基教育機構的訓練,都是從行為學派這個領域之中發展出來的教育學習方式。
行為學派另外一個偉大的影響,卻是在廣告界上的發展,1919年當年美國的華生博士發表了行為主義的宣言之後,
卻在1920年之際,率先主持了一項有關性行為實驗的研究,這個研究曝光之後,因為當時的社會道德觀尚未開放,
所以不但止影響到他的家庭,他的妻子受不了他這種舉動,所以跟華生離婚了;而當年美國的大學亦無法承受社會的輿論和壓力,
因此華生也被迫辭職並離開學術界,轉而從商進入廣告界發展,將行為學派的學習理論和精神分析的性驅力理論結合,
後來竟然成為全世界的廣告商最愛使用的心理學理論,將商品與美女的形象或含有色情的暗示連結,
就會產生良好的廣告功能,這種理論在廣告界中幾乎用了大半個世紀而至今不衰,也可以算是行為學派的功勞。
行為學派早期,只有俄國的巴甫洛夫的古典制約的學習理論,這個理論並無法完成心理治療機制的建立。
一直到史金納(1904-1990)的出現,發現了工具制約的學習理論之後,心理治療機制的建立才開始,
而行為學派被重視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史金納曾經參與美國軍方的秘密研究,
訓練鴿子和海豚從事控制飛彈和魚雷的攻擊功能,獲得了軍方的支持,更奠定了他日後的學術地位。
(三) 學術的價值:
行為學派所依據的學術理論,一個是巴甫洛夫的古典制約學習理論,一個是史金納的工具制約的學習理論。
第一個理論是巴甫洛夫從狗的實驗過程中,發現食物與鈴聲的連結,可以讓狗聽到鈴之後胃部的胃液分泌增加,
引發身體內在的生理反應;第二個理論是史金納從白老鼠的實驗中,因為白老鼠在自然探索行為之中,
學習到操縱食物倉的槓桿時,會獲得工具箱的食物食用,因此而建立了牠的學習行為。
這兩個簡單的學說理論,經過時間的融合和經驗的累積之下,大放異彩的地方不在蘇俄,也不在美國,
而是出現在南北韓的戰事之後,一群在韓戰中被北韓抓走的美國俘虜之中,在中國共產黨的訓練管理下,
釋放回美國的美俘,出現了極端反常的行為錯亂,例如在人群集中的地方放炸彈、焚燒汽油站、炸電影院等等暴力行為之後,
這些美國戰俘被政府拘捕之後,才爆發行為學派的震撼彈,原來中共的心理專家已經超越了美國和蘇俄的成就,
率先發展出一套「洗腦」的教育訓練程式!
「洗腦」這種成就,震撼了世界的列強!也嚇壞了美國的法律專家,所以馬上訂立了相關的新法律:
曾經受到「洗腦」迫害的人民,他們的違法行為可以免受法律的制裁!
「洗腦」的成就出現,加速了行為學派在軍事上和政治上的應用價值,而「反洗腦」的研究竟然變成軍方優先研究要快速追求達成的結果,
因此造就成行為學派在全球性的影響力中,超越了任何一個心理學派,佔駐在全球軍方的教育和國家的教育制度之中,產生極大的影響力。
(四) 靈療用途:
行為學派的理論雖然很早就佔有廣大的巿場,但是行為治療在心理治療的領域之中,其實經過了辛苦的三十年發展並無太大的建樹,
直到出生于南非的美國心理學家鄔皮,提出了「系統敏感消除法」的方法之後,心理治療的行為矯治法才交出漂亮的成績單,
突破了治療領域的瓶頸,建立出完整而有效的心理治療體系作業和技術。
人類最原始的心理問題和一般的動物無異,它最真實的問題就是「恐懼!」
人類的成長過程中,無論是在無意識的意外反應,抑或是有意識有系統的教育模式中,經歷了古典制約抑或是工具制約的模式,
接觸到種種恐懼的元素,會牽動他們進入可怕的或煩燥的生理反應之中,這種基本的生物生理反應,陪伴著個人的生活成長,
經歷增強和消弱的種種操控和演變,而演變成人類日後種種行為異常的心理疾病!
行為嬌治:「就是透過反方向的操作摸式,從原本病例個案的學習歷程,尋找出影響個案的關鍵因素,
透過一系列的反學習訓練之後,把這種異常的行為消除。」
行為嬌治的訴求很簡單和很直接,許多人都能夠從表面的文字訴求中,就了解它是什麼的一回事,
但是當初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去研究,卻是無法尋找到一種有效的對抗方法,來建立這個反學習的機制;
直至心理學家鄔皮發現肌肉鬆弛法,在心理治療的應用上獲得非常良好的效果之後,才能夠迅速的完成了整個治療系統的建立。
所以肌肉鬆弛法,用來對抗人類的生理自然反應,克服人類潛意識中的各種恐懼情緒,表面上解釋:
『這種運動可以用來消耗當事人的賀爾蒙和高能量,讓個案的恐懼緊張生理反應快速放鬆』;
『另外一種見解是肌肉鬆弛法這種運動,本身俱備了催眠的功能,可以由治療者引導個案由淺入深的進入催眠狀態。』
因為這兩種功能的交叉作用,在臨床上獲得非常良好的功效,而奠定了行為學派的治療基礎。
肌肉鬆弛法的功能卓著,但是對於年幼的兒童來說,他們對肌肉的運用並未成熟,無法達到成人的效果,
所以處理兒童的心理問題,從肌肉鬆弛法的概念中,演變出說故事的方式,導引兒童的注意力,
進入不同的故事情節中,誘發兒童出現不同的生理反應,因而打破了舊行為的錯誤連接,再重新塑造新的健康行為。
這樣才真正完成行為學派獨特的治療機制的建立。
(五) 強化作用:
任何學習行為,如果缺少了強化的機制,則人類的學習行為,最後都可能沒有結果!
所謂強化的作用有兩大類:一是獎勵的給予與取消;一是處罰的給予和取消。
行為經過強化的機制制約過之後,人類的行為就會開始出現變化,某種行為的出現次數增強,某一種行為的出現次數減弱,
人類社會就是利用這一個大原則演變出許多道德觀和價值觀,來影響人類的成長,塑造出社會希望得到的答案和結果,
在這種教育體制之下,幾乎沒有一個人可以脫離這種原則,和擺脫人類社會的塑造歷程。
強化作用在行為塑造過程中,是最重要的鞏固功能,這種強化作用有外在物質的獎賞獲得,和內在感受的強化功能。
早期的行為學家只注意到外在科學的獎賞條件,而忽略了內省法中不科學的榮譽、感受等等元素,
後來才發現內在心理的感受和情緒反應,才能夠真正建立起強化的學習功能。
人類在氣功、武功的訓練、或宗教靈修的訓練過程中,透過氣脈的打通反應、內臟的暢通、
神經功能會進入一種大區域同步放電反應之中,讓修行者自體可以感受到神經肌肉的氣電反應、
能量的急速波動和變化、或感受宗教神靈的顯靈過程中、人體內在所出現的強烈生理反應,就是最有效、最有說服力的的強化功能。
同理在靈療的過程中,如果當事人無法出現這種強化反應時,他的治療相對效果也會降低,
如果當事人能夠同步的出現強化的感受功能時,治療的效果也相對的加強。
(六) 靈療的理論假設:
過去的靈療方法,是沒有任何理論依據,而獨自行使不同的作業方式進行!
方老師認為,如果要把靈療推入正常社會中使用,必須建立其科學的應用方式和理論方法之後,
再想辦法與國際性的科學理論接軌,才能夠獲得社會大眾的重視和接納。
因此在靈療的治療領域中:『一切疾病的誕生來源,都是起於錯誤的連結所引起!』
例如:一個被鬼怪附身的人,他為何會被鬼神所依附?一位現代醫學找不出原因的病者,他為什麼會感到滿身都是毛病?
一位長年生病感冒的青少年,他為什麼會被診斷為卡陰?…..
在靈療的領域之中,被治療的病者可以漫無邊際,個案之間甚至找不出任何一根相同或相似的線索!
為什麼他們最後都會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這些疑問無處不是!也無奇不有!但是最終的結果,
方老師認為可以定義為:『錯誤的連接所致!』
一位走火入魔的修行者、一位劫後餘生的戰俘、一位被強暴之後的身心傷痛者、一位家庭變故劫後餘生的生還者、
雖然表面的致病因素不盡相同,發病的症狀也不一,但是在行為學派的理念之中,他們都是因為某種事故的發生,
引發出身體內在生理的極端反應,這種內在的生理狀態的持續不斷,會造成一種特殊的心理壓力,
引領個案作出暴力的攻擊事件或自殺的傾向。
治療的機制就是使用另外一種方式,或使用氣功運行的引導、或使用宗教的神聖力量牽引、或使用肌肉鬆弛法的運動、
或者使用角色的演戲方式;轉變了他們原有的內在生物反應程序,改變了他們對身體生理反應的認知、
轉化了他們體內的內在生理壓力,再給予心理情緒的支援,他們的病情都可以獲得不同程度的改善,
最後都可以獲得心理治療的幫助而重生。
真正的治療結果,理論上就是指能夠打斷個案原來錯誤學習的鏈索,重新建立新的學習機智,取代了舊的錯誤連接,
所以病人不再發病的原因:就是不再進入病者的角色之中、不再有失控的生理反應、
不再有痛苦的或不正常的感覺出現,所以他獲得完全的痊癒。
從臨床的治療功效反過來看,病人生病的原因其實就是:『與千百年前的歷史事跡出現不當的連結;
或千奇百怪的神話故事出現不當的連結;與鬼神妖精鬼怪的不當連結;與生理情緒之間出現不當的連結;
與奇怪的疾病之間產生不當的連結等等造成!』
建立起這一個靈療的理論基礎架構之後,靈療的功能才會被科學家所重視,這就是現代從事靈療的工作者,
要學習的一個功課,如何讓靈療的功能與世界科學接軌。
(2004年11月8日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