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山 ( 婺源   黃山  景德鎮   贛語龍虎山 )

 

三清山位於中國江西省上饒市玉山縣與德興市交界處,距玉山縣城50公里,

距上饒市78公里。為懷玉山脈主峰。因玉京、玉虛、玉華

三峰峻拔、如三清列坐其巔而得其名,

三峰中以玉京峰為最高,海拔1816.9米,是江西第五高峰,也是信江的源頭。

 

三清山是道教名山,風景秀麗。19888月被列為第二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20059月被列為國家地質公園。現為國家AAAA級旅遊區。

200878日,第32屆世界遺產大會將三清山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三清山成為中國第七個、目前江西唯一一個世界自然遺產。
 

景區簡介
  雲霧三清山風景佈局
  三清山集天地之秀,納百川之靈,是華夏大地一朵風景奇葩。

她兼具泰山之雄偉、黃山之奇秀、華山之險峻、衡山之煙雲、青城之清幽

被國際風景名家譽之為:世界精品、人類瑰寶、精神玉境

她以梯雲嶺、南清園、萬壽園、西海岸、玉京峰、陽光海岸、

三清宮、玉零觀等十大景區引人入勝。

 

山的東南麓水連三清湖,山光水色,溶洞奇石,美不勝收。

19888月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0087月列為世界自然遺產地。

現為國家4A級風景旅遊區、國家自然遺產、國家地質公園、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和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

 

三清山以驚世。峰巒秀中藏秀、奇中出奇,是雲霧的家鄉,松石的畫廊

奇峰怪石、古建石雕、虯松麗鵑、日出晚霞、響雲蕩霧、神光蜃景、珠冰銀雪異美無比。

司春女神巨蟒出山觀音賞曲惟妙惟肖。旅行家贊曰:攬勝遍五嶽,絕景在三清!  

三清山聚顯名。玉京、玉虛、玉華摩天柱地,峻拔巍峨;蓬萊、方丈、瀛洲翠疊丹崖,蔥郁流麗;

瑤台、玉台、登真台松奇岩怪,空靈清虛;龍潭、玉簾、冰玉洞飛瀑流長,灑脫飄逸;

猴王獻寶、老子看經、媽祖導航氤氳飄緲,渾然天成。  

 

三清山得彌彰。東晉葛洪結廬練丹於山,自古享有

清絕塵囂天下無雙福地,高淩雲漢江南第一仙峰的盛譽。

宋尤其是明以來三清宮等道教建築依山水走向,順八卦方位,將自然景觀與道家理念合一,

方圓數十裡,道風濃郁,道境昭然,玄謎隱奧,有天下第一露天道教博物館之稱,

今有人考為明代失蹤皇帝--建文帝朱允炆終隱藏身之所。   

 

三清山居獨優。地當浙贛之交,東達滬杭,南通閩粵,西迎荊楚,北望蘇皖,接黃山而攜龍虎,

近武夷而處其中。浙贛鐵路、滬瑞高速、景婺黃常高速、320國道和205國道,與景區旅遊專線、環山公路緊密相連。


 

景觀掬趣  

三清山數序景觀掬趣   

一尊福地仙峰:清絕塵囂天下無雙福地,高淩雲漢江南第一仙峰。   

兩條空中索道:東部金沙---女神峰索道;南部東坳---梯雲嶺索道。   

三大罕世絕景:東方女神、巨蟒出山、觀音賞曲。  

四處登山遊道:東部金沙、南部東坳、北部汾水、西部八際登山游步道。  

五個景觀特色:奇岩妙肖三清,秀峰碧染天際,鵑花錦鏽巒影,彩雲變幻仙境,玄道建文福地。  

六枚國家稱號: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4A級風景旅遊區、國家自然遺產、國家地質公園、

                         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  

七居世遺名錄:中國第七個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的風景區。   

八卦宮觀佈局:三清福地道教宮觀建築呈雙重八卦圖式獨特佈局。  

九九歸一和合:三清福地石刻景觀命名巧妙鑲嵌數字,呈現九九歸一、天人合一、釋儒道交融的和合景相。  

 

十大分區一統:三清山現有十大分景區,它們是  

1、南清園景區;2、三清宮景區;3、玉京峰景區;   

4、西海岸景區;5、東海岸景區(陽光海岸景區);6、萬壽園景區;   

7、玉零觀景區;8、西華台景區;9、石鼓嶺景區;10、三洞口景區;11、西海岸棧道。  

十大分景區歸口三清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統一管理,實施大三清發展格局。另外,距離風景秀麗的東錢湖僅五公里
 

地理位置
  三清山位於江西省上饒市東部門戶玉山、德興兩縣()交界處,東鄰浙江省,緊靠浙贛鐵路幹線和滬瑞高速公路。

古為饒、信、衢三州之會。主峰玉京峰海拔1819.9米,因山有三峰,名為玉京、玉華、玉虛,

如三清(即玉清、上清、太清)列坐其巔,故名。

三清山南北狹長,景區總面積229平方公里,由於長期地質地貌變化,形成了三清山別具一格的奇峰怪石、

急流飛瀑、峽谷幽雲等雄偉景觀。  

三清山具體詳盡的位置是,位於上饒市玉山縣紫湖鎮、懷玉鄉、南山鄉大部分範圍和德興市阪大鄉小部分範圍內。

三清山金沙索道位於玉山縣紫湖鎮以北三清山金沙村,三清山南山索道位於玉山縣南山鄉東坳村。

三清山東距浙江衢州90公里,南距福建武夷山市115公里,西距上饒市78公里,北距安徽黃山市263公里。

景區總面積229平方公里,中心景區71平方公里。   玉山縣城是距離三清山最近的城市。


 

基本介紹
  三清山歷來是道教勝地。相傳明建文帝稱讚它為高淩雲漢江南第一仙峰,清絕塵囂天下無雙福地

據史書記載,東晉升平年間(357-361年),醫藥學家、煉丹術士葛洪到三清山結廬煉丹,

至今山上遺有葛洪所掘的丹井和煉丹爐的遺跡。

於是,葛洪便成了三清山的開山始祖,三清山道教的第一位傳播者。   

 

三清山為歷代道家修煉場所和隱士的世外桃源。

自晉朝葛洪開山以後,便為信奉道學的名家所嚮往而漸成為道家的洞天福地。唐建老子宮觀,稱三清福地

僖宗時(873-888年)信州守備王鑒奉旨撫民,到達三清山北麓,見此山風光秀麗,景色清幽,卸任後即攜家歸隱在此。

宋乾道六年(1170),王霖捐資重建三清觀殿宇,供奉三清尊神,後因世亂,觀廢址毀。

 

 

明景泰、天順年間(1450-1464年),江浙滁州詹碧雲親自規劃設計,並假手王霖後裔王祜出面協助其事,

對三清山道教建築進行了大規模的重建,外層按照伏羲先天八卦圖式、內層按照文王後天八卦圖式

核心按照北斗星空圖式隱秘佈局,東從金沙龍泉橋,西從汾水步雲橋,至風門天人合一,到天門三清福地,

終玉京峰頂,輟點命景,浮雕石刻,共興建宮觀、亭台、石雕、石刻、山門、橋樑、泉池等200餘處,

使道教建築遍佈全山,其規模與氣勢,可與青城山、武當山、龍虎山媲美。

因此,三清山有露天道教博物館之稱。

   

三清山風景名勝區內資源豐富,景點眾多,景觀東險、西奇、北秀、南絕

中國著名散文家秦牧贊之為雲霧的家鄉,松石的畫廊

中國國家風景名勝專家清華大學教授朱暢中游三清山后題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看罷三清和黃嶽,三清定將勝黃嶽

歷代名臣名家王安石、朱熹、蘇東坡等都在這裡留下了足跡。

 

道教文化 

起始
  三清山的興衰沉浮,始終與道教的興衰有密切的關係。

三清山道教文化開始于晉代葛洪,葛洪在三清山擁有特殊地位。  

據史書記載,東晉升平年間(357-361) 年,煉丹術士、著名醫學家葛洪與李尚書上三清山結廬煉丹,著書立說,

宣揚道教 教義,鼓吹人能成仙,至今山上還留有葛洪所掘的丹井和煉丹爐的遺跡。

尤其是那口丹井,歷時一千余載,依然終年不涸,其水汪洌味甘, 被後人稱之為仙井

於是葛洪便成了三清山的開山始祖,三清山道教的第一位傳播者。


 

唐朝
  三清山道教被朝廷奉為國教,士穿行往返于大江南北,三清山的道教也隨之興盛起來,香火不斷,

朝山香客絡繹不絕。唐()聖元年(639),朝廷為了加強統治,割衢州須江(今稱為江山市)之南鄉、

常山之西鄉和饒州弋陽之東鄉,設玉山縣,遂將三清山劃為玉山縣所轄。

其後,方士將化緣所得,在葛洪結廬煉丹之處營建了三清山上第一座道教建築--老子宮觀(此觀被稱為三清福地

進一步鞏固了三清山在道教史上的重要地位。
 

 

北宋
  甯真宗篤信道教,奉老子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此時,在三清山一帶開始出現成批的道教建築。

方士們為了紀念葛洪開山之功,在山上建起了葛仙觀,內中供奉葛仙翁和李尚書石像;

同時建起的還有福慶觀、靈濟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方士們在天門峰的懸崖之上,

用天然花崗岩雕幹砌成一座六層五面的風雷塔,此塔歷盡千年風雨,至今巍然不動,

被譽為三清山上道教建築中的一顆燦爛明珠。 

元時
  朝廷把道教當作控制漢民族的思想武器,道教進一步受到重視。

此時三清觀內出現了 信奉全真派的方士(出家), 他們專門從事道教活動,多時達幾十個人;

更多的方士則信奉正一派派(不出。家),他們受道教經典戒規約束,諳熟各種醮禱儀式,在民間從事道教活動:

一為從事陰事,超度亡靈, 如做功德、關殮等;一為從事陽事,如打醮等。

據元人魯起元在《遊三清山記》中說 , 此時三清山正在大動土木,擴建三清觀。

觀內供奉石刻石仙君、葛仙翁、李尚書、金童、玉女、潘元帥神像;

山上景物、地點也以道教稱謂命名,如仙人橋、雷公石、判官石等等。

明朝
  明太祖朱元璋特別推崇道教,張天師為全國教主,貴溪龍虎山遂成為全國道教活動中心。

三清山距龍虎山僅300裡,近在咫尺,傳教、化緣的方士來往頻繁,聯繫也極為密切,

三清山的教務活動幾乎直接在張天師控制之下進行的,此時山上朝拜之風極興盛,

散居於贛、浙、皖、閩的方士和信徒,每年的八九月份,都要組織香會一年朝三清,一年朝少三清山華

他們結隊而行,以三清神像和旌旗開道,點燃香燭,抬著豬牛羊各種祭品,並鳴三眼銃助威,

配以鼓樂,吹吹打打,浩浩蕩蕩向三清山進發,每日多則上萬人,少則幾千人。  

 

明朝為三清山道教活動的鼎盛時期。山上的道教建築也如雨後春筍般大量出現。

至景泰年間,山上已經建起龍虎殿、方士羽化壇、玉零觀、糾察府、演教殿、九天應元府、潘公殿、方壕上、

天門石坊、飛仙台、流霞橋、石階眾妙千步門沖虛百步門等建築,並重建三清觀,改建三清宮。

明代的宮宇建築十分獨特:前後兩進,坐北朝南,以山上花崗岩雕鑿幹砌而成,

石樑石柱,四周配以石牆,內供玉清,上清、太清三尊石雕石刻神像130尊,摩崖題刻45 處。
 

 

地質演變
  三清山三清山山 體南北長12.2公里,東西寬6.3公里,平面呈荷葉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

由於處在造山運動頻繁而劇烈的地帶,因此三清山斷層密佈,節理發育,山體不斷抬升,

又經長期風化侵蝕和重力的崩解作用,形成奇峰矗天,幽谷千刃的山嶽絕景奇觀。

 

三清山東險、西奇、北秀、南絕,美在古樸自然,奇在形神兼備,仙靈眾相,維妙維肖,

邀游於清虛之境,出沒於雲霧之中,古為道家福地洞天。

山上奇峰怪石不可勝數,雲霧寶光歎為觀止,珍樹仙葩世所罕見,靈泉飛瀑與丹井玉液媲美,

幽谷溶洞為騰蛟起鳳臥虎藏龍之所。歷代宮觀建築與雄險奇秀的自然景觀融為一體,

異彩紛呈,鐘靈琉秀,故有天下第一仙峰,世上無雙福地之譽。   

 

三清山神奇壯麗的景觀是與適宜的地質、氣候分不開的,是地殼運動對地質作用長期變遷的產物。

三清山在地質史上經歷了14億年的滄桑巨變,曾有三次大海侵和多次地質構造運動。   

第一次大海浸發生於14億年前的中元古界。那時三清山地區的地殼運動正處於地槽沉降階段,

海水浸沒達4億年之久,沉積數千米厚的雙橋山群的複理式海相碎屑岩,並夾雜有海底火山噴發物。

 

晉寧運動後,才結束了地槽式沉降歷史,地殼開始逐漸回返上升,

出水為陸,三清山地區進入相對穩定的地台階段。此後地殼仍有升降,只是沉降速度和緩,範圍廣闊。   

在距今6億年前的震旦末期,發生第二次大海浸,海水浸沒達1.6億年之久,

一直延續到奧陶紀末期,沉積4000多米厚的淺海相砂葉岩和碳酸鹽岩類,

並含有三葉蟲、筆石和海綿等海相古生物化石。

 

以上兩次大海浸,曾使三清山本部變成一片汪洋大海。後經奧陶紀末期的加里東第一幕造山運動,

三清山從此完全脫離海水環境,不再接受沉積。  

在距今4.4億年前的志留紀早期,雖發生第三次大海浸, 但海水僅到達三清山東南角的邊緣部分。

直到1.8億年前,侏羅紀晚期與白堊紀,三清山區域內發生異常強烈的造山運動,即燕山期運動,

並伴隨有大規模的酸性岩漿浸入活動,從而奠定三清山構景的地質基礎。  

 

在距今二三千萬年前的年代裡,相繼發生喜馬拉雅期的造山運動,即新構造運動,山嶽大幅抬升,

伴隨水力侵蝕作用的強烈下切,使地勢高低差懸殊。

由於三清山的地質環境正處於造山運動既頻繁又劇烈的地段,所以斷層密佈,節理發育,

尤其是垂向的斷層和節理特別發育。山體不斷抬升,長期風化侵蝕,加上重力崩解作用,形成了峰插雲天,

穀陷深淵的奇特地貌。三清山風景區的形成,可說是天工造物,大自然的傑作。
 

主要景區、景點
  三清山十大景區:   

1、南清園景區; 2、三清宮景區; 3、玉京峰景區; 4、西海岸景區;   

5、東海岸景區(陽光海岸景區); 6、萬壽園景區; 7、玉零觀景區;   

8、西華台景區; 9、石鼓嶺景區; 10、三洞口景區。

 

三清山三大絕景: 東方女神    巨蟒出山    觀音賞曲
 

東方女神
  位於南清園東北,金沙索道上站上方,為三清山標誌性絕景。原名女神峰,又稱司春女神,

海拔1180余米,通高86米。整座石峰造型就像一位元秀髮披肩的端莊少女,天設地造,鬼斧神工,惟妙惟肖。

億萬年來,女神端坐山巔,默然注視芸芸眾生,神態祥和。

世人認為她是東方聖神,春天的化身,因而稱之為東方女神

東方女神與巨蟒出山左右相向巋然屹立,象徵宇宙天地陰陽和諧,三清仙道天人合一,驚世絕配無與倫比。
 

 

巨蟒出山
  位於金沙索道上站上方,南清園游步道東北關口處,三清山絕景之一。

海拔1200余米,垂直高度128米,是由風化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的巨型花崗岩石柱。

峰身上有數道橫斷裂痕,雖經億萬年風濤雨雪,凜然屹立不倒。

頂部扁平,頸部稍細,峰腰最細處直徑僅約7米,狀極突兀,形似一條巨大蟒蛇,破山穿地昂然挺拔而出,

直欲騰空沖天而去,故名。此景剛勁多姿,有移步換形之妙,在不同的方位變幻出不同的景像,

呈現出彎刀石仙翁頂仙童白娘子醉酒現原形定海神針等多種逼真的奇妙景觀。

 

觀音賞曲
  位於梯雲嶺天門群峰之中,由兩座象形石峰一前一後相疊組成。

前為老道葛洪像,後為南海觀音像。相傳晉朝葛洪到三清山創道煉丹,感民間疾苦,坐彈琵琶對天傾訴。

琴聲感動天庭,觀音順音下凡,合十聆聽賞曲,故留此法相於梯雲嶺中,讓高山流水永奏天籟之音。  

金沙鎮在三清山三清山東北方向,是三清山的東大門,亦是三清山東部景區的起點。

 

東部景區以水和遠眺景色見勝。

自金沙鎮向西,即為冰玉洞、冰玉洞瀑布。沿山路向南,小龍潭、玉簾、石門、吊橋等奇偉幽險,

各具風姿的瀑布,排列其間。此處向上眺望,可見玉京、玉華、玉虛三峰峻拔而立。

向南則可遠見玉台女神、三排尖、巨蟒出山、三龍峰諸景。

  

從東部一條古老的磴道步上4公里,即到中部景區的風門(又名玄關)。

中部景區以石、松、雲及古建築、古石雕著稱。在風門抬頭東望,銀瓶石頂端有天生石指,稱為神仙指路,

由此上山2.5公里,經千步門、百步門,到天門。

一路可觀賞清都吊橋、桂冠嶺、結須岩、天寶石、神仙曬銀、醉羅漢、望天蛤蟆、仙果石等怪石奇景。

登上天門,即進入三清福地。三清福地為三清山的中心,海拔1460米,三清宮建於此。

 

周圍有風雷石塔、靈濟廟、龍虎殿、飛仙台、方士羽化壇等古建築。

三清宮有路直達最高峰玉京峰,相距僅2公里,為觀日出最佳處。三清宮附近為平頂松薈萃之地,形態各異。

如虯龍飛騰、華蓋張開、鳳凰展翅、連理同根。雲霧時飄時散,似在天上仙鏡。  

 

由三清福地的飛仙台而下,沿水樂坑石磴西下,便到了西部景區。西部景區以山峰、瀑布、古樹稱奇。

有形象逼真的石峰,如雄獅滾球、百鳥朝鳳、墨熊石、夜鶯石、鹿角石、雞冠石、合歡峰等;

有寬約40多米、落差20余米,宛如白玉屏風的八磴龍潭瀑布;有高達30多米、似紅錦高懸、豔麗無比的二橋墩紅瀑;

有罕見的華東黃杉、福建鐵杉等名貴樹木。真是目不暇接,流連忘返。

   

從坪溪沿南清溪而上,抵梯雲浦,是為南部景區。南部景區以峰巒造型奇特、形象生動逼真聞名。

在梯雲浦,可觀看山景,形似觀音聽琵琶,沿梯雲嶺上攀約2.5公里,到達梯雲岩,近有觀景台,四周山景盡收眼底。

如鴿峰、貓峰、猿峰、狐峰、魔頭峰、韋馱峰、朝天峰、火炬峰、躍魚峰、雙龍峰、龍門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