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的公式─談古典制約與操作制約

 

作者   謝其呈。台北市立萬芳高中。二年十班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談古典制約與操作制約

 

壹●前言

在將近一百年前,一位俄國生理學家在進行狗的唾液反射動作實驗時,無意間發現了心理學上最重大的發現之一,

那就是制約行為。其實從動物與人類的行為之中,制約隨處可見,有很多的外在行為可以用制約來解釋。

我們可以利用制約來教育子女、訓練寵物甚至是矯正偏差行為,除了應用在教育與醫學上,相同的原理甚至用在廣告行銷上。

制約是生物從經驗中得到後天反射的重要機制,以下就來介紹古典制約與操作制約的原理以及其應用。

 

貳●正文

 

一、古典制約(classical conditioning)

 

01.Pavlovau 巴夫洛夫的實驗

 

A.古典制約的發現

Ivan Petrovich Pavlov是一位俄國的生理學家。

1906 年,他以狗為實驗對象,探討狗的消化過程中,唾液分泌的情形。

起先,Pavlov認為狗看到食物而分泌唾液,是一種心理反射,

為了更深入研究狗分泌唾液的因素,

他將狗帶入實驗室,將狗綁住,並在其下顎接管,

實驗時在狗的面前呈現食物,狗看到食物,會分泌唾液。

 

唾液經由接在下顎的管子流出,再利用儀器紀錄狗分泌出的唾液量。

結果Pavlov意外地發現,狗不只對食物會產生分泌唾液的反應。

當狗聽到裝食物器皿的聲音、研究人員的腳步聲時,都會分泌唾液。

 

Pavlov針對這個現象再做更進一步的研究:

他對狗發出鈴聲,然後立即出現食物。

數次之後,即使只有鈴聲,狗依然會分泌唾液。

 

 

Pavlov認為,在鈴聲與食物配對的條件下,是使這隻狗產生學習的主要原因,於是稱這種學習歷程為制約(conditioning)

1913Thorndike發現還有另一種制約,稱為操作制約,於是Pavlov發現的制約則改名為古典制約。

 

B.古典制約學習的歷程

Pavlov的實驗為例,狗看見食物會分泌唾液,這是先天的生理反應,不須經過制約來獲得,

因此實驗中的食物稱為「非制約刺激」。由食物引起的唾液反應是由非制約刺激引起的反應,則稱之為「非制約反應」。

鈴聲原先與食物完全無關,是毫無意義的中性刺激。

但是在鈴聲與食物接連出現的條件下,鈴聲的刺激可以取代食物來產生分泌唾液的反應,這時的鈴聲則稱之為「制約刺激」。

由鈴聲的制約刺激引起分泌唾液的反應,該反應就稱為「制約反應」。

 

C.制約的刺激類化(stimulus generalization)

Pavlov在實驗中很快地發現,假設讓狗看到食物可以產生十滴口水,而聽見鈴聲可以產生五滴口水,

而與鈴聲相似的聲音也可以引起分泌唾液的反應,但可能只能讓狗產生三滴口水。

與制約刺激相似的刺激一樣可以引起制約反應,而且與制約刺激越相似,制約反應就越強,此現象稱為刺激類化﹝註三﹞。

 

D.制約的消弱(extinction)

產生制約之後,制約刺激可以不須伴隨著非制約刺激,單獨地產生制約反應。

但是單獨出現的制約刺激所產生的制約反應會隨著時間逐漸減弱,最後完全消失,此現象稱為消弱。

圖一:Pavlov的實驗

 

02.制約的獲得

 

制約刺激與非制約刺激出現的先後順序,會影響制約的效果大小。以下可以分出五種類型的制約:

 

A.同時制約(simultaneous conditioning)

制約刺激與非制約刺激同時出現且同時停止,這種制約效果不大。

例如我們在電視廣告中,可以看到令人愉快的廣告配樂與產品同時出現且同時結束,配樂令人開心,

所以是非制約刺激,而產品則是制約刺激。未來我們看到該廣告產品時,便會聯想到該廣告的配樂。

 

B.延宕制約(delay conditioning)

制約刺激出現後,持續一段時間再出現非制約刺激,且兩者同時停止。這種制約效果為五者中最佳者。

例如小孩看到老鼠時,老鼠為制約刺激;接著引起小孩恐懼感的敲打聲出現,為非制約刺激。

未來這個小孩看到老鼠都會害怕。這個範例將會在後面再做更詳細的解說。

 

C.遺跡制約(trace conditioning)

制約刺激出現後中止,隔段時間再出現非制約刺激。間隔時間越長,制約效果越小。

例如發布空襲警報時,我們會先聽見警報聲,警報聲為制約刺激;過一段時間後才看到轟炸機朝著我們丟炸彈,

這時轟炸機與炸彈為非制約刺激,以後聽到警報聲,我們就會直接躲進防空洞內尋求庇護。

 

D.逆向制約(backward conditioning)

非制約刺激出現後,再出現制約刺激。此制約效果為五者中最差者。

 

E.時間制約(temporal conditioning)

制約刺激不出現,僅有非制約刺激每隔一段時間出現一次,最後時間變成了條件刺激。

例如到了中午時會肚子餓,是因為時間與午餐產生聯結的緣故。

 

03.小亞伯特(Little Albert)實驗

 

既然Pavlov能讓狗對食物產生制約反應,那麼人類呢?

1920年,美國心理學家John B. Watson認為不只是狗的生理反應,人類的情緒也能夠被制約。

他挑選了一位健康的男嬰Albert B.,對他進行情感制約的實驗。

他讓Albert看一些奇怪的物品,例如老鼠、兔子、狗、猴子、棉花甚至是燃燒中的報紙。

Albert對以上物品並不感到恐懼,他會很感興趣地看著、試著拍拍小動物。但是巨大的金屬敲擊聲會把Albert嚇到。

 

於是Watson決定要看看是否能將Albert制約成對無害的物品感到恐懼。

首先Watson將老鼠放在Albert旁,Albert會因好奇接近老鼠,就在這時敲響金屬、發出巨響,

Albert把老鼠與恐怖的金屬敲打聲聯想在一起。

到後來Albert連看到毛茸茸的東西都會害怕。很明顯地,恐懼已經成為Albert看見老鼠時的制約反應。

這個實驗突顯了Watson想要強調的論點:人和動物沒有本質上的不同,而且所有的行為都可以用簡單的制約反射來解釋。

但事實並非如此,並非所有的行為都可以用古典制約來解釋,到後面將介紹到另一種操作制約。(工具制約)

 

04.N. CohenR. Ader的實驗

 

根據醫學研究顯示大約有三分之一的病人服用安慰劑(一種病人以為是藥,其實並無藥效的丸子)後,

病情果真好轉,這是否也是種制約呢?

美國免疫學家N.Cohen和心理學家R. Ader做了個實驗,他們將一種小鼠的淋巴細胞注射到另一種大鼠身上,

對於大鼠而言,小鼠的淋巴細胞是外來物,會引起免疫反應,造成淋巴球腫大。

不過給大鼠餵食免疫抑制劑則可以避免大鼠的淋巴球腫大。

 

於是N. CohenR. Ader將糖水與免疫抑制劑同時餵給大鼠。

經過幾個星期之後,大鼠將糖水的味道與這種抑制免疫劑聯想在一起。

最後他們只餵大鼠糖水,並再次注射小鼠的淋巴細胞,結果大鼠的淋巴結並沒有腫大,糖水也抑制了大鼠的免疫反應。

根據以上實驗結果,可以發現古典制約可能不只發生在行為上。

生物某些生理反應也可以用古典制約來解釋,但這個假說至今還有待進一步的證實﹞。

 

05.古典制約目前的應用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行為是被制約出來的。我們也可以將古典制約應用在生活中,來達成我們的目的:

 

A.廣告行銷

某些產品的廣告為了要達到效果,廣告內容經常與令人愉快的刺激同時出現。

例如一家公司推銷新車,讓新車與美女同時出現。此時車子為制約刺激,美女為非制約刺激,

引起同時制約來使人對車子與美女有相同的制約反應。

 

B.行為矯正

人類某些行為可以利用古典制約來矯正。

例如一個有尿床習慣的兒童,睡覺尿床時立刻使用鈴聲將他吵醒,此時鈴聲為非制約刺激。

由於尿床前,膀胱積尿的不舒服刺激(此為制約刺激)都在鈴聲之前出現,經過這種數次的延宕制約後,

鈴聲就能引起小孩的制約反應,自己醒來上廁所。類似的原理也可以應用在煙癮、酒癮等等不良行為上。

 

C.訓練動物

人類可藉由古典制約,來訓練動物執行我們想要做的事。

例如我們可以先對馬戲團的表演動物下令作為制約刺激,指引表演動物做出表演動作,再給予食物獎勵,作為非制約刺激。

反覆數次後,只要下令就可以使動物做出表演動作。

 

此外還有個較為負面的例子:二次大戰時,蘇聯紅軍缺乏反坦克武器對付戰車時,就將軍犬制約成會往坦克引擎聲衝鋒,

等到軍犬接近德軍坦克,就引爆軍犬身上的炸藥以摧毀坦克﹝註十﹞。

即使是在現代,仍有恐怖份子利用古典制約來訓練自殺炸彈犬,來達成他們的目的。

 

二、操作制約(operant conditioning)

 

01. Thorndike的迷籠實驗

 

A.操作制約的發現:

1913年,美國心理學家Edward L. Thorndike為了研究貓是否能夠思考,

將一隻飢餓的貓放進一個迷籠(puzzle box)中,外面擺著食物。

貓想要從迷籠出來,必須要踏踏板或是拉繩索,才能將迷籠的門打開並逃出。

起先貓不斷地嘗試逃出迷籠,但都無效,一開始也許會無意間打開迷籠逃出,

Thorndike會將貓重新放回迷籠。

經過許多嘗試之後,貓被困在迷籠的時間會越來越短,

貓會慢慢地發現逃出迷籠的正確方法。

 

B.Thorndike的實驗中可以發現下列現象:

a.嘗試與錯誤學習:

從以上實驗來看,貓為了逃出迷籠,會不斷嘗試錯誤,直到出現了正確的行為逃出迷籠,之後貓會避免錯誤,學會做出正確的反應。

這段過程稱為操作制約(operant conditioning)或是試誤學習(trial-and-error learning)

 

b.效果律(law of effect)

貓被關在迷籠中,迷籠是一個刺激。貓若是對迷籠做出了正確的反應,就可以逃出迷籠得到食物。

最後刺激與正確反應聯結起來,當貓再次遇到迷籠這樣的刺激時就可以做出正確的反應,逃出迷籠。

 

c.練習律(law of exercise)

Thorndike也觀察到,將貓丟進迷籠越多次,貓出來的時間也就越快。

隨著練習次數的增加,刺激與正確反應之間產生聯結,這個原則稱為練習律。

 

02.史金納箱(Skinner Box)

193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Burrhus F. Skinner設計了一個實驗箱,

箱內設有擴音器、燈、活動踏板與可通電的地板,

箱外則有一個盛裝食物的漏斗,由管子接入箱內。

 

A.正增強作用(positive reinforcement)

實驗前,Skinner先讓老鼠挨餓。

實驗進行時,在將飢餓的老鼠放入箱內。

老鼠會在箱內四處找尋食物。

一旦老鼠停止活動,Skinner啟動擴音器發出聲音。

 

老鼠對聲音感到好奇,便會爬上置於擴音器前的活動踏板找尋聲音來源,

此時前腳踩到活動踏板,食物便會掉入箱內,老鼠就可以得到食物。

 

Skinner重複上面步驟,使老鼠經由練習律學到想吃食物,就必須踩踏板。

於是老鼠學會不斷去踩踏板,每次踩踏板的次數可由儀器紀錄下來。

 

從這個實驗看來,食物可以稱為正增強物(positive reinforcer),可以強化老鼠去踩踏板的行為。

正增強物在我們的生活中,可以是稱讚、金錢甚至權力。例如某位學生將作業寫得很好,值得表揚。

老師便在課堂上稱讚該學生,這時稱讚即為正增強物,能鼓勵學生下次可以把作業寫得更好。

 

B.負增強作用(negative reinforcement)

當老鼠在箱內搜尋時,Skinner將燈光打開,幾秒後就將箱內通電,使老鼠受到電擊之苦。

但踩踏板就可以中斷或免於電擊。結果Skinner發現:老鼠在遭受電擊時,學習到踩踏板可以中斷電擊來停止痛苦,

這種行為稱為逃離學習(escape learning)

之後老鼠更學到在燈亮且尚未電擊時,去踩踏板來完全避免電擊,此行為則稱為迴避學習(avoidance learning)

此時電擊被稱為負增強物(negative reinforcer),負增強物在我們的生活中,可以是處罰、嘲笑或是罰款。

例如某個人穿了一件奇怪的衣服參加朋友間的聚會,結果遭到朋友們的嘲笑。

此時嘲笑為負增強物,使這個人未來可能不會再穿這件奇怪的衣服參加聚會。

 

C.處罰:

當老鼠學會可以用踏板得到食物後,Skinner轉為讓老鼠踩踏板就會遭受電擊,後來老鼠踩踏板的行為就會減弱或是消失。

在日常生活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人類觸犯法規被罰錢後,因為害怕會被再次罰款,於是會減少觸犯法規的次數。

 

D.消弱作用(extinction)

實驗中Skinner中止由踏板供應作為正增強物的食物,這時不管老鼠怎麼踏,都不會再有食物出現,

老鼠踏踏板的行為就會開始減弱,最後消失。以上現象稱之為消弱作用。

 

E.類化作用(generalization)

Skinner同時也以鴿子為實驗動物,他將鴿子制約成啄藍色開關就可以得到食物。

接著他將鴿子放入改裝過的實驗箱,箱內有個具有不同顏色的色盤。

結果Skinner發現,越接近藍色的顏色區塊,鴿子越會去啄。

 

從這個實驗可以得知:

a.鴿子被操作制約後,對相似刺激可以引起相同的制約反應。

b.刺激與原始刺激越相似,越會做出反應。這種現象則稱為類化作用。

 

F.強化作用的安排方式

Skinner1961年的某個週末,由於供應實驗老鼠的飼料球存量不足,又無法臨時採購,

Skinner只好設法減少飼料的消耗,改為老鼠踩踏板不一定會得到飼料。

原本Skinner認為制約行為會因此而消弱,相反地,老鼠踩踏板的行為更加強烈。

 

從這個意外的實驗中可以發現,於個體的反應,間斷地給予強化物比持續給予強化物來得更有效。

我們可以將增強物強化個體行為的方式,分為:

 

a.連續增強作用(continuous reinforcement)

個體每做一次行為,就給予強化物。以上提到的實驗大多為連續增強。

在個體的反應與刺激產生連結前,可以採用此方法令其產生連結。

當個體的產生的新反應穩定後,宜改採以下的間歇增強。

 

b.間歇增強作用(intermittent reinforcement)

個體做數次行為,或是做了行為一段時間後,再給予強化物,依照個體反應次數可分為:

 

1.固定比率(Fixed Ratio)

個體做了固定次數的行為後,即可得到強化物。例如顧客光顧商店,消費集滿十次即有贈品。

 

2.變化比率(Variable Ratio)

個體做了不固定次數的行為後,才能得到強化物。

這種強化方式所得到的反應相當強,若是在行為開始消弱時得到強化物,效果將會更佳。

在賭博遊戲中,假設人們投注了不知幾次,才能得到強化物,正是變化比率的最佳範例。

除了反應次數外,個體在反應後間隔的時間也能影響行為的強度。可分為:

 

1.固定時間間隔(Fixed Interval)

個體做出行為後一段固定的時間,就可以的到強化物。例如我們工作一個月,可以拿到該月的月薪。

 

2.變化時間間隔(Variable Interval)

個體做出行為後,有時經過短時間、有時經過長時間後才可以得到強化物。

古典制約中,制約刺激與非制約刺激的前後安排方式可以影響刺激與反應間連結的強弱。

類似地,在操作制約中,強化物出現的前後安排也會影響個體對反應連結的強度。

 

目前學校大考都以固定時間間隔的方式舉行,在參考資料中,某位編者認為若是將學校大考日期改為變化時間間隔方式舉行,

必定能提升學生讀書風氣。只是若真的這樣做,可真的會苦了我們學生!

 

03.巴特勒箱(Butler Box)

美國芝加哥大學心理系教授Robert Butler設計了另一種實驗箱,箱內有兩個不同顏色的窗子,箱內可以聽到箱外的聲音。

Butler將猴子放在裡面,猴子選對了窗子的顏色,就可以打開來看外面的風景,但是沒有任何食物作為獎勵。

結果外界的聲音引起了猴子的好奇心,猴子依然會設法將窗戶打開,來觀看外面的風景。

 

此外另一位美國心理學家Harry F. Harlow也利用Butler的實驗箱來做類似的實驗。Harlow將幼猴關入箱內。

幼猴會急著找自己的母親,也會設法將窗戶打開,只為看母親一眼。

Skinner的實驗中,所使用的增強物是食物,能直接滿足個體的生理需求,稱為原始強化物(primary reinforcer)

但是在Butler Harlow的實驗中,沒有食物來鼓勵個體的行為。增強物是箱外的風景,以滿足猴子的好奇心。

這類間接滿足個體需求的刺激物,則稱為次級強化物(secondary reinforcer)

 

04.操作制約目前的應用

操作制約常應用在教育與醫學中,用來矯正偏差行為或是教導幼兒正確的行為:

 

A.厭倦原理(satiate principle)

讓個體重複執行不被接受的行為,使個體對該行為感到厭倦。

例如一個小孩喜歡在公共場合亂丟飛鏢,父母可以將小孩帶到安全的地方使小孩不斷重複丟飛鏢的行為,使之厭煩,

進一步戒除亂丟飛鏢的偏差行為。

 

B.消弱原理

個體由操作制約習得偏差行為後,若是不再獲得增強物,該偏差行為出現的次數會逐漸減少,甚至消失。

例如某個小孩喜歡偷按鄰居家電鈴,藉由鄰居出門怒罵來尋求快感,這時鄰居的怒罵成了增強物。

若是鄰居不對該行為做出反應,則小孩失去了增強物,最後會自覺無趣,該行為也會漸漸消失。

 

C.相互抵制原理(reciprocal inhibition)

當個體表現偏差行為時,不對偏差行為給予增強物,而協助個體建立新的正常行為,並給予新的行為增強物,

最後正常行為會取代偏差行為。

例如某個小孩喜歡用手把玻璃弄髒,父母可以讓小孩清理玻璃,並且對清理玻璃的行為給予稱讚,

最後小孩不但不再弄髒玻璃,還會勸阻其他弄髒玻璃的人。

 

D.處罰原理(punishment)

個體表現偏差行為時,對個體施以負面的刺激作為負增強物,來避免個體表現偏差行為。

例如小孩做壞事時,立刻給予責罵,未來小孩就會避免再次犯下相同錯誤。

有許多人喜歡使用處罰原理來矯正兒童或青少年的偏差行為,因為該原理較上面三者更快見到成效,

但同時也是三者中副作用最多的。

以處罰矯正的偏差行為很可能會再次復發,對於兒童或青少年容易造成退縮的個性。

處罰也會使個體產生憤怒、焦慮、害怕或是敵對等負面心理,甚至可能引發個體的攻擊性。

 

三、古典制約與操作制約之比較

 

古典制約先於1906年由Pavlov於實驗中觀察而出。

在一個典型的古典制約行為之中,古典制約如同公式般,必定有非制約刺激、非制約反應、制約刺激與制約反應。

即使是時間制約,表面上看不到實體制約刺激,實際上時間本身就是它的制約刺激了,

如同到了中午就會肚子餓,是因為「中午」已經跟「午餐」產生了連結。

 

1913年由Thorndike發現的操作制約,卻不像古典制約一樣,必定要有非制約刺激、非制約反應等四者之一。

操作制約其實就是試誤學習,個體會在刺激下嘗試錯誤,慢慢找出正確的方式對刺激做出正確的回應。

從行為強化的角度來比較,古典制約行為的強度,通常取決於非制約刺激與制約刺激發生的前後順序。

而操作制約行為的強度可以藉由增強作用來加強,這是古典制約所沒有的。

 

但不管是古典制約或是操作制約,兩者都有所謂的刺激類化,也都會因為時間的消逝而消弱、

兩者強化作用的安排方式也會對行為的強度產生影響。

更重要的是,兩者都會讓刺激與反應間產生連結,這是制約最基本的概念。

 

四、Eric Kandel的海參實驗

 

哥倫比亞大學的Eric Kandel博士曾做過一個海參實驗。他將水流沖在海參的觸手上,海參一開始會感受到刺激而收回觸手。

但是重覆幾次,海參便會因為習慣而逐漸停止這樣的行為。

但如果在給予水流後實施電擊(非制約刺激),海參不但會因為電擊而收回觸手(非制約反應)

之後再受到水流刺激(制約刺激)後會立刻收回觸手(制約反應)

 

而這種反應不是作用在海參的腦,而是在牠們的腹部神經節。該實驗證明了並非僅有高等動物才有制約行為。

Kandel同時也研究這種行為在生理上的變化:中樞神經系統是由許多神經元所組成,神經衝動在神經元上傳遞,

而神經元之間有突觸連結著,當神經電子訊號到達了突觸會轉為化學信號,再進入下一個神經元變回電子訊號。

 

Kandel發現當他讓海參習慣了水流之後,感覺水流的神經與移動觸手的神經之間的突觸會變弱。

而他用電擊制約了海參後,海參感覺神經的突觸又會被加強。

從生理的角度來看制約行為,刺激與反應間連結的關鍵,似乎取決於突觸對神經訊號傳輸的影響。

 

五、行為主義(Behaviorism)與制約行為:

 

二十世紀初,美國心理學家John B. Watson(Little Albert的實驗主持人)創立了行為學派。

 

行為主義主張應該要採取科學的方法來研究心理學:

他們僅研究可以觀察到以及可以驗證的外在行為,卻不把內在的因素(如思考、情緒等)列入考慮。

Watson本身是一位十分激進的行為主義者,他認為只有後天的生活環境,才會對人類的行為造成影響。

在他的學說中,他否定了本能的存在,認為一切行為都是藉由後天制約學習而來的。

大部分的行為主義學者也認為:個體受到外界刺激時,可以產生預期的行為反應,

因此他們將研究的焦點擺在刺激(stimulus)與反應(response)之間的關係。

 

Pavlov的古典制約實驗就證明了刺激與反應之間的關係,後天的反應是可以被制約出來的。

值得注意的是,Pavlov用狗做古典制約行為的實驗時,不考慮狗的內在歷程,

也就是Pavlov去不管狗在想什麼,只將能夠觀察到的行為列入考慮。

Pavlov這種僅以觀察為根據的科學,完全符合行為主義學者的「胃口」,

讓心理學更趨向於一個真正的科學─實驗有事實根據的科學,

同時也使行為主義在當時的心理學界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制約行為正是刺激與反應之間關係的最好解釋。

 

到了1950年代, Burrhus F. Skinner(Skinner Box的發明者)成為當時全美國最著名的心理學家,他並不否認內在心理歷程的事實,

但是他仍然堅持只探討觀察得到的行為,因為我們無法檢測內在的歷程,為了做出有根據的實驗,也不能任意對內在歷程做猜測。

 

PavlovSkinner Watson等行為主義學者堅持由外在行為來研究刺激與反應間的關係,使他們發現了古典制約與操作制約,

而且認為以上兩者可以用來解釋所有的行為。事實上,制約並非唯一的學習原理,但是行為主義太重視「看得見」的行為了,

忽略「看不見」的內在歷程,使得行為主義只能用制約行為來解釋生物的學習原理。

 

六、制約以外的學習原理

1970年代後,有另一群心理學家認為心理學的研究,不能只侷限於可以觀察的行為,內在歷程對行為的影響也應該列入考慮。

目前已知的生物的學習原理除了制約外,尚有觀察學習與認知學習等等。

制約行為在學習原理中雖然重要,但並不是所有的行為都能用制約來解釋的,

例如一個香蕉掛在天花板,黑猩猩會利用墊高的木箱去拿取香蕉。

 

美國心理學家Harry F. Harlow拿兩個形狀與顏色不同的盒子給猴子,其中一個裡面放食物。

第一次,只允許猴子打開其中一個盒子。第二次則未更變其佈置。但第三次之後Harlow更變盒子的順序,食物仍放置在同個盒子中。

結果發現:猴子前幾次都會選錯盒子。到後來,猴子可以領悟到食物只放在顏色與形狀相同的盒子內,與位置無關。

此為典型的認知學習,並無法單純地以制約來解釋﹝註二十八﹞。

 

七、制約原理在科幻小說中

英國文學家Aldous Huxley的世界名著《美麗新世界》著於優生學最狂熱的1920年代,

本書描述一個看似完美的世界,每個人都是被「製造」出來的,並且接受古典制約的訓練與洗腦,

每個人都樂於接受自己被分配的工作,即使是個奴隸。

 

文中描述人們在胚胎時期,便接受了制約訓練,例如一個要在高溫環境下工作的工人,

便會用高溫制約他,使他未來只會想在高溫的地方過生活。

制約在這個新世界中,被運用來塑造一個人的行為,使得每個人成年後,行為都能對整體社會有益無害。

 

但某方面來講,這種制約根本就限制了一個人的自由。

舉前面高溫制約的例子來說,被高溫制約的人未來會不願離開高溫的環境,也就是會被限制在高溫環境下勤奮工作﹝註三十﹞,

這可以說是制約的濫用。 雖然這種情形並沒有真實地發生,但不代表永遠都不會發生,制約可以助人,亦可害人,

這是每個懂得運用制約技術的人所應該要注意的。

 

參●結論

 

制約如同行為的公式一般,大部分的行為都可以用制約來解釋。

雖然古典制約與操作制約只是生物學習原理中的一部分,但並非所有的行為都可以藉由制約來解釋,制約是可以直接被觀察到的,

而且是培養後天反射時所需的重要機制。

一個動物出生,所具備的本能行為是有限的,必須要透過後天的學習才能發展出生存所需的技能。

而生物的後天行為,大部分需要靠制約來學習,所以不管在人類的行為、動物的行為,甚至在生理上面,我們都能見到制約行為的影子。

 

既然制約行為是生物基本的學習原理之一,人們可以嘗試利用制約行為,來達成我們的目的:

心理治療師可以利用制約,來讓患者克服心中的恐懼、教育學者也能利用它來矯正兒童或青少年的不良行為、

馬戲團的馴獸師利用它訓練表演動物,甚至未來制約或許能應用在治療生理上某些疾病。

 

生活在重視教育的台灣,即使不是專業的心理學家或教育學者,能了解制約這類基本學習原理是必要的。

若是我們能夠了解制約,並能夠將它應用在家庭教育上,導正子女的偏差行為,且避免過去錯誤的教育方法。

也許我們可以利用制約培養出更優秀的下一代、提高未來社會人口的素質。

 

我們的行為有極大部分是制約而來的,制約行為隨處可見。

對於制約行為,我們應該嘗試去更深入地了解,並且設法使之廣泛地運用,讓制約成為增進人類福祉的工具之一。 

http://blog.xuite.net/rael3130/dolaemon/30304374

(11月9日編輯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