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心經 方永來

 

 

 

引用資料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又稱《摩訶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簡稱《般若心經》、《心經》,

是般若經系列中一部極為重要的經典。

 概論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為《般若經》的總要,其中「般若波羅蜜多」代表由文字聞修而證般若智慧。

心(梵文:Hṛdaya),原義為心臟,與意識心不同,在此是心要或心髓之意。

日本學者福井文雅,考證「心」(梵文:Hṛdaya)有密咒、真言、陀羅尼的含意,因此可譯為心陀羅尼、心咒。

支謙譯本稱為《摩訶般若波羅蜜咒》。梵文本中,又稱為《般若波羅密多心陀羅尼》,

藏文本稱《薄伽梵母說般若波羅密多心要》,皆不稱為經(sūtra)。

主要是因為此經為觀自在菩薩教導如何修習般若的總持陀羅尼,因其不是由釋迦牟尼佛所說,故不稱為經。

但是漢譯本中,因漢地習慣,重要經典皆被稱為經,故被冠上「經」字。

 

《心經》經文結構之來源,大部分出於《大般若經》第二會觀照品第三之二,即《大品般若》習應品第三)。

「般若波羅密多是大神咒……」一段,出於《大般若經》第二會功德品第三十二,即《大品般若》勸持品第三十四。

咒文則出於《佛說陀羅尼集經》第三卷,般若大心陀羅尼第十六。

故《心經》是出自《般若經》的精髓,附加密咒真言,同時奉請觀自在菩薩為其說法主,

才完成現今《心經》組織的型態。

 

《心經》是所有佛經中翻譯次數最多,譯成文種最豐富,並最常被念誦的經典。

有廣本及略本兩種本子。廣本具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略本只有正宗分,鳩摩羅什與玄奘譯本皆是略本。

漢傳佛教中《心經》常見的版本為玄奘譯本,共260個字,其經文言簡義豐、博大精深、提綱挈領,

直明「第一義諦」如來藏與其展轉出生的七識妄心,集中展現了般若學的精髓,

是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背誦的佛經之一。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句即出自該部經文,闡明第八識空性心所衍生出五陰色受想行識乃至十八界萬法,

與諸法空相實乃不一不異之中道。

《心經》中所謂的「空」有兩個含意:第一個是空相,第二個是空性。雖然七轉識妄心之相是空(也就是空相),

真心如來藏(第一義諦)之相也是空(也就是空性),兩者都沒有形色,都不是物質的色法;

但是空相的妄心與空性的真心卻是同時存在於「色身」中,同時同處在運作著,故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起源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輪先說《華嚴經》,但無人能明白,所以他從二乘菩提宣說無我,為教眾生斷除眾生我,

五蘊我、十八界我之執著,以四聖諦再開始,即以苦集滅道之教義教導眾生修正解脫道。

滅諦中提及涅槃(「涅槃」名為不生不死、不生不滅,依如來藏而施設的),為了闡釋涅槃的內涵及意義,

佛陀更深入說明空性之理。

第二轉法輪般若無分別智相法輪,藉由對如來藏空性的認知,證明煩惱是可以斷除的,從色法到一切遍智空,

一切法皆無自性。

有些論師不了解甚深如來藏空性,佛陀便對無自性再作解釋:一切法皆依如來藏空性而無自性,

一切法若不依止於如來藏則成斷滅空。

佛陀又解釋:二轉法輪的般若空是講「如來藏空性」,不是講「蘊處界空相」,

第三轉善分別法輪的唯識諸經《解深密經》、《如來藏經》、慈氏菩薩的《相續本母經》,

詳細說明真心如來藏的體性是常住不滅、離六塵之見聞覺知,惟明惟知,唯證乃知,具有原始本地之風光,

謂智慧之德相。

 

《般若經》及諸部般若,為佛陀在二轉般若無分別智相法輪時所宣說,乃大乘佛法中之深法。

佛陀在《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系列中常提到般若的重要,更譬喻「般若」為佛母,能生一切佛法。

 

《般若經》的內涵以空性為主,大乘菩薩透過對如來藏空性的了解能斷除煩惱障而可證得但不入到小乘的無餘涅槃,

即聲聞及緣覺的菩提果位;大乘菩薩也能夠透過對如來藏空性的認識,具足圓滿修證一切種智,

再加上福德資糧的圓滿,能徹底斷除所知障而獲得大乘的佛地無住處涅槃,即無上的菩提果位。

因為解了如來藏空性貫穿三乘,故般若解空被稱為三乘之母,詮釋它的般若經亦稱為母般若。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即是《大般若經》的心髓,全部般若的精義皆設於此經,故名為《心經》。

 

佛說《心經》的緣起,是在靈鷲山中部,為諸菩薩聲聞弟子所圍繞,當時觀自在菩薩正在觀修般若波羅密多、

專注思惟觀修而照見五蘊由如來藏轉展而出生,所以皆自性空。

心經主要內涵是舍利子與觀自在菩薩有關如來藏空性與諸法空相的問答。佛出定後,認可菩薩所說,歡喜讚嘆。

 

心經內涵可分兩種,顯義與隱義。顯義為觀空正見,為龍樹菩薩的《中論》所闡釋。

隱義則為現觀道次第,間接顯示性空所依的有法,為彌勒菩薩所造的《現觀莊嚴論》所詮釋。

 

《大般若經》中所開示之般若法門是專為已發菩提心之眾菩薩們所宣說的。

其最重要的觀念在於以如來藏空性之般若空智慧來覺悟諸法皆是空相之實相(即一切外在事物的名相,

皆是來自意識心及意根的虛妄分別而已),既不因已體證如來藏、可進入卻不入涅槃

而自願生生世世輪迴生死救度眾生,其行為看似有違一般所認知的脫離輪迴觀念,

而實際上這才是《大般若經》開悟菩薩的主旨所在。

因為以慈悲喜捨之心平等救護一切眾生才是真菩薩行,

而自己逃離生死輪迴卻棄眾生於不顧則有違菩薩自度度他之初衷誓願。

 

在《大般若經》中數度出現 「菩薩摩訶薩普為利樂諸有情故,求趣無上正等菩提」與

「觀諸法皆空,不捨一切有情」字句。

此即表示若離開對眾生的慈悲濟度,則一切修行的意義則大打折扣,不能最終成就無上菩提正果。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主題論述

老師平常不大喜歡拿著佛經說法只喜歡直接指導學生如何修法原因是講經說法必須依照文字意義去論述

而無法直接轉譯為修行方法上之依據,日久就會變成空口說法,無法與生活修行配合,變成有如文人禪一樣,

雖然文人他們口才很好能夠把佛法推廣普傳,但是文人說法也同時把佛法之精髓謀殺了,因而必須眨低了自己的身價。

 

但是對於般若心經一文,老師卻是非常自願的替心經本文一一細說,原因是心經之內容是古人將大藏經中之精華,

是從佛法精華心髓中提鍊而成的文字精華,大部分的人只知背誦經中文句,而不知心經內之真實意義,

非要像老師這一類的人物上場,大家才能夠真實的了解心經之中的精義。

 

原來大般若經中之內容,是觀音菩薩與佛陀的首席弟子舍利弗之對話所生,但是後世解說的人卻必須把觀音菩薩退去其狹義之身分,

把觀自在菩薩的文字解譯為一切菩薩都要觀自在,觀自在菩薩之專有名詞轉變成形容詞,才能夠把文字意義變成廣義。

而舍利子一詞亦同樣的必須捨去原有人物專有名詞,而轉變成單純的談論人體內丹之中的舍利子。

 

經義

一切菩薩坐禪的時候都要觀自在,如果想行深般若蜜多之渡彼岸功夫,必須做到五蔭皆空才可以渡一切苦厄。

六根十八界是楞嚴經中所講述的禪學修為方法,所謂六根十八界是指六根 (眼耳鼻舌身意)

六塵 (六種感覺器官能夠感受到的外界能量)、和六識 (大腦之內對六種感官所產生神經訊號能夠解釋的區塊)

 

當這六根六塵六識的空間同時能夠打開時,就可以釋放出身上大量的業力;當這些雜亂的業力擴散出來的時候,

其實是可以把它們重新再分化成五種特徵,那就是色(能夠引起視覺反應之業力稱之為色陰)、受(能夠產生感官功能反應之業力稱為受陰)

(能夠引發思想變化的業力稱為想陰)、行(能夠引發出行為動力的業力稱為行陰)、識 (能夠產生記錄之登入和提出之業力稱為識陰)

色受想行識之五陰都可以轉空相或者空性時,就是真正的五陰皆空的效果。

 

一般人看到或者聽到這樣的文字解釋就會很開心,自以為聽懂了般若心經之經文,其實這是一種文人禪的錯覺產生而矣?

心經這些文字其實是必須如上操作,在禪學上完成以上之基本作業後,修行人才可以觀看到自身現出無色透明之空相,

身體內才會看到一些有如舍利子(原意為有如鷺鷥鳥眼睛一樣漂亮的圓點和光點、道家稱內丹、密宗稱明點也)

所有修行人身上都有如上所說的舍利子,但是必須把身上業力退乾淨之後才能夠得見。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所指的功法就是五陰皆空之修行方法也。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乃指成佛者三轉法輪:初轉法輪是以苦集滅道的方法渡年資尚淺的聲聞眾,

二轉法輪是以十二因緣渡中等資深的緣覺眾,

三轉法輪是以十波羅蜜法普渡已經成熟的菩薩眾。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修行人心中之罣礙和恐佈的東西是什麼?這些東西又為什麼會引起修行者之顛倒夢想出現?

所有人心中的問題都是來自無明、而無明又是來自那一方?

因此問題又會回轉至宇宙天文學上的太陽春分點在歲差位移的時候,會引發宇宙空間之斷層,

一不小的神靈就會掉到冥河中結成冰塊甚至粉身碎骨的事,又再而三恐佈重複的出現在夢中;

這個時候只有獲得佛法大成就的成佛者,才有能力引領大家渡過這一條宇宙裂縫的冥河,

所以前佛現代佛和未來佛等三世諸佛,都必須依照佛經上所記載的方式,

三轉法輪渡聲聞緣覺和菩薩三大群眾過冥河到彼岸,才能夠真正可以消除這種可怕的惡夢,

而進一步獲得佛法上之大成就。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心經之般若心咒雖然並不長,但卻含有深妙的意義。大乘佛法的修行,由初發心至佛境之間,被劃分為五種境地,

稱為“大乘五道”。亦即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及無學道。

般若佛母的咒語中之“揭諦”意思是“去”;

第一個“揭諦”叫行者去入于資糧道,所謂資糧道是指累積修行的福報功德,例如捐贈布施與人為善等積善之行為。

第二次“揭諦”叫行者入于加行道,是指修四加行之密法,其中包含著大禮拜、曼達盤供養法、大皈依、金剛心修持法。

第三個“般若揭諦”、是呼喚行者再進一步而入於見道,是見識參觀般若佛法之應用或者展示。

第四個“般若僧揭諦”呼喚行者更要再進入修道,是加入修道的行列成為密教部的金剛行者。

第五個“菩提”是指最後證入無學道,成就佛菩薩之果位也。

 

修行焦點

修行這一個名詞無論是不是學佛的人,大家都會在社會中經常都會聽到很多遍,但是修行真正指的是什麼?

修行剛開始要做的是修正或修改自己平常的行為、口語和思想三種習慣;

 

一旦習慣已經改好之後、再修行的東西就逐漸跟人類行為沒有直接關係、

漸漸轉變成修煉的是大自然的元素,亦即是地水火風空五大元素。

 

當六根十八界第一次打開的時候,以及五陰皆空的空間打開之際,

從修行者本身體內釋放出來的業力,大部分都是密閉空間的種子識;

這些種子識第一種是白色的稱為依他起性、它們的特色是夾雜了很多人物或事物的外形和表態;

第二種是黑色的偏執計性、它的特質是滲雜了許多個人的情緒和負面思想;

第三種是無色透明的圓成實性、它的特色沒有任何形相、也沒有情緒、是無色透明的真如本質。

以上為唯識三性之所學理而成

 

因此在修行的過程中,當你第一次打開這些空間時,這些種子識普遍需要空氣和氧氣,

所以修持的對象是風大,焦點要放在密輪上;

第二階修煉是接下來,業力受到個人身上之能量正常支援下,溫度會升高就必須進入拙火之訓練,

拙火可以把許多無明的業力燒盡,所以修持的對象是火大,焦點位置是在臍輪;

進入第三階的訓練,就是不能被拙火燒盡的業力,就需要採用到水解的方式把它們溶解再排除,焦點位置是心輪。

 

水火風是人體三種基本之訓練,也是非常容易就可以進入的三種修煉方法,但是第四階段的地大修煉就比較複雜,

因為剛好在喉輪之位置,喉輪一通斷生死,而咽喉剛好處在人天交匯之處,所以必須打通喉輪才能進入天部修法,

而塞在喉輪的業力就是地大,如非身分特殊的行者則必須名師幫助之下才能夠打開這一個空間。

 

第五階段要修煉的是額輪打開,修行的正是天道之菩薩所雲集的區塊,所以必須獲得天部授證登記之人士,

才可以進出這個空間,因此必須上師協助你到法界相關部門簽名登記才可以合法。

 

熟知上述文字之處理方式和獲得法界授證的上師或名師、才能夠幫助你完成位列仙班之基本程序。

如果上述文字你都已經先後完成,日後必然可以獲得大成就,如果只是咀上說教而身上無法,就很容易觸犯菩薩戒的:

「未證謂證大誑語戒、此無間地獄之報也!」各位修行人要自重。

1115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