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天 (2013年/7月16日)台北Q香港Q安曼                 參考航班:CI-919  1715/1900+   RJ-183  2135/0515

 今日齊集於桃園國際機場,辦理出境手續後搭乘豪華客機飛往香港。

抵達後再辦理登機手續後搭乘約旦航空客機直飛往首都-安曼。

 早餐:X   午餐:X   晚餐:機上 住宿:夜宿機上

 

◤◢ 第2天

安曼Q開羅CAIRO   穆拉克懸空教堂、聖塞吉斯教堂、吉薩金字塔區、人面獅身像

參考航班:RJ-501  0800/0830

參觀 ◎穆拉克懸空教堂,此教堂是在3~4世紀之初,為了奉祀聖母瑪莉亞而建造的科普特基督教教堂,

此教堂位於過去的巴比倫碉堡上,中庭是吊在走道上因而得名。

◎聖塞吉斯教堂,據說這是當聖家族逃到埃及之際,年幼的耶穌和聖母瑪利亞隱身之處。

◎吉薩金字塔區,參觀吉薩金字塔區,三大金字塔是世界古代建築七大奇景之一,也是現今唯一所倖存的;

這個區域內的第一座古夫金字塔曾是世界最高的建築物,且長達五千年之久,又被稱為大金字塔,

而後哈夫拉金字塔、孟考拉金字塔依續建立,祖孫三代法老王的金字塔建立於同一條地平線上,

搭配上湛藍的天空與黃澄的荒漠,不論遠觀或是近看都令人嘆為觀止!

◎人面獅身像,千年來依舊守護著世界上最接近永恆的建築。至今對於這座高約二十公尺、

長約74公尺的人面獅身像仍有許多未解之謎,依推測這座巨大的雕像被非由人工石塊所堆砌完成,

而是由一整塊岩石所雕刻出來的,並且是依照哈夫拉法老王的面貌所雕刻。

早餐:機上   午餐: 中式     晚餐:中式 住宿:RAMSES HILTON HOTEL或同級

 

 

 開羅 CAIRO         

 

從阿拉伯半島前來的伊斯蘭大軍,在西元969年正式將埃及首都定在開羅展開為期900年的統治,

此後埃及又再經過同為伊斯蘭國度的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統治,前後一千多年的發展,

現在擁有1600多萬居民的開羅,已成為全世界最大的伊斯蘭城市。

而阿拉伯文化在埃及留下最珍貴的遺產,首推這座開羅制高點的穆罕默德.阿裡清真寺。 

  

   

穆罕默德.阿裡清真寺,建於1830年,又稱做雪花石清真寺,

因為它的建築基部都被乳黃色的雪花石包覆。

除了穆斯林外,它也開放給異教徒作為窺見伊斯蘭教信仰的華麗大門。

站在這個美的令人屏息的清真寺前,伊斯蘭的聖潔光芒好似隨著開羅燦爛的冬陽普照大地,

讓每位前來的遊客,都沐浴在這樣的聖潔氣息下;進入要脫鞋,大廳中心有一大吊燈,

其他小燈以大燈為圓心一圈圈掛列,非常華麗,上方圓頂有正圓、有橢圓,金碧輝煌的彩繪十分耀眼奪目,

四周窗戶是各色 玻璃,樑柱雕工非常精細,地上是地毯,並無座椅,舉行宗教儀式時席地而坐,

回教徒一日要面向麥加朝拜五次,以往時辰到時宣禮塔上會有人居高廣播提醒,現則以擴音器代替。

在開羅市區到處清真寺林立,因此開羅有「尖塔城市」之稱。       

 

 

    接著前往參觀懸空教堂,阿拉伯文的原名是牧拉克教堂 (El Muallaqa),意思就是「懸吊」,

這是因為這座教堂過去位在巴比倫碉堡南門之上,看起來教堂的中庭是「吊」在走道之上,因此而得名。

據推測教堂的主要部分應該是建於5~6世紀之間,然後再慢慢增建東南方「上教堂」的部分,

這座教堂在9世紀時遭到摧毀,11世紀時重建,成為埃及基督教(稱為柯普特Coptic)的中心。

1415世紀時,被稱為「階梯教堂」,因為從入口到教堂大門共有29階階梯。

 http://tw.myblog.yahoo.com/dieskau-dieskau/article?mid=616

 

         懸空教堂Hanging Church位於舊開羅市內,我們就在Mari Girgis站下車。

其實,我們和宗教扯不上什末關係,不過既去了伊斯蘭區,也該來基督教區看看。這裡為何叫科普特區呢?

先說科普特(Copt)一詞的出處。古代亞述人稱古埃及為Ki-Ku-Phon,意思是“神祗之地”或“靈魂之地”。

 

古埃及人就以之作為都城孟菲斯的別名。希臘人佔領埃及後,按自己的語法,

Ki-Ku-Phon寫成Aegyptus,也就衍生出拉丁文和其他歐洲文字中的埃及(Egypt)一詞。

西元639年,阿拉伯人入據埃及後,誤以為“Egypt”的詞首“E”是冠詞,可以略去,

為方便發音,把“gypt'’讀作“Qipt”,現在歐洲文字中的“Copt”一詞就是這樣來的。

       

伊斯蘭初期,“科普特”和“科普特人”泛指埃及和所有埃及人。

當時,科普特人大多信奉基督教雅各派科普特支派。經過若干世紀自然而然和強制性的同化,

科普特人逐漸改信伊斯蘭教,改用阿拉伯文。到了西元十一,十二世紀之交,阿拉伯語已成為人們日常用語。

這是因為大批阿拉伯人的遷入。埃及穆斯林成了阿拉伯人,科普特人僅指保留原有宗教信仰的那部分人。

       

懸空教堂(Hanging Church)阿拉伯文為穆拉克教堂 (El Muallaqa),意思是懸吊。

這是因為當年這座教堂位於巴比倫碉堡南門之上,看起來教堂的中庭像是“懸吊”在走道之上,因此得名。

原教堂建於第三,四世紀,是長方形大會堂造型,當時,要在這顯眼的地方蓋座教堂是絕對不可能的,

 因此信徒用棕櫚樹的樹幹與葉子把教堂的尖塔圍起來。

       

這座教堂在西元九世紀時遭到摧毀,十一世紀重建,在十四,五世紀時,稱作「階梯教堂」,

因為進入大門後,走一段中間種有美麗花木的過道後,還得經由二十九級的階梯才能登上教堂。

       

出了車站,迎面就是懸空教堂,在門口還不覺得,一進大門就眼界大開了。

教堂內是蔔字形佈局,直線盡頭有三個祭壇,用西洋杉,黑檀,胡桃木等,鑲嵌象牙做為區隔,

三個祭壇正中的是聖母瑪麗亞,左為聖古吉利,右為聖約翰。

聖約翰祭壇前,還有個用十三根石柱支撐的小祭壇,象徵耶穌的門徒,其中一根用黑色玄武岩製成的,

代表出賣耶穌的猶大。除此之外,教堂內也保留了許多遺物,例如受難基督教徒的肖像及物品,更難得的是聖母瑪麗亞的畫像。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423224.html  

 

埃及金字塔

埃及金字塔相傳是古埃及法老(國王)的陵墓,

但是考古學家從沒有在金字塔中找到過法老的木乃伊。

 

金字塔主要流行於埃及古王國時期。

陵墓基座為正方形,四面則是四個相等的三角形(即方錐體),

側影類似漢字的「金」字,故漢語稱為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

 

埃及金字塔是至今最大的建築群之一,

成為了古埃及文明最有影響力和持久的象徵之一,

這些金字塔大部份建造於埃及古王國和中王國時期。

大部份研究來源顯示埃及存在的金字塔結構數目

81座到112座金字塔,而大多數學者贊成較高的數目。

 

1842年,卡爾·理察·累普濟烏斯(Karl Richard Lepsius

製作了埃及金字塔列表,當時他計算有67座,

但在他後來的考古生涯中有更多經他鑑定和發現的金字塔。

 

許多不精確的計數,

則是因為與許多保存不佳的小金字塔殘骸和碎石陵墓有關,

其殘骸經常難以確認該陵墓是否為金字塔型構造,但它們確實存在也是經考古學家研究及鑑定的,

大部份會將這些難以確認的遺跡分區歸類、編組計算數目,其中由北到南最重要觀察範圍中。

 

20071226日,埃及古蹟最高委員會負責人宣稱,埃及將通過適用於全球各地的法律,

要求複製埃及金字塔或人面獅身像等埃及古蹟者支付版權費作為埃及數千座法老古蹟的維修費,

但不禁止全球各地藝術家利用繪畫或其他方式來複製各時期法老古蹟與埃及古蹟以獲得利益,

只要這些作品「不是百分之百複製品」就可以。

阿布拉瓦須和en:Abu Rawash

阿布拉瓦須的金字塔殘骸

 

阿布拉瓦須(Abu Rawash)金字塔殘骸是在Lepsius研究中埃及最北的金字塔之一,

是一座埃及法老胡夫的兒子及其繼承者的陵墓,最初認為這座金字塔從來沒有完成過,

但現今考古學認為它不只已完工,而且原來的大小約與孟卡拉金字塔相似,也是埃及第六大金字塔。

 

不幸的,它的位置接近主要的交通要道處,使得它反而被當成其他建築的石材來源,

被露天開採及毀壞時間約為歐洲古羅馬時代時,剩下分散的殘骸僅剩下內部堆疊的石路和石堆構成金字塔的核心,

不過鄰近還有一個保存較好的衛星金字塔。

 

吉薩 金字塔

吉薩和吉薩金字塔群 

胡夫金字塔  

卡夫拉金字塔及獅身人面像

 

位於吉薩的胡夫金字塔(又稱「大金字塔」、「奇歐普斯金字塔」)、

第二大的卡夫拉金字塔及孟卡拉金字塔,附近還分布著許多較小的附屬金字塔及獅身人面像。

 

在這三座主要的金字塔中,只有卡夫拉金字塔還保留部份原始磨光的石灰岩外殼,覆蓋於它的頂端附近,

特別的是,這座金字塔看上去似乎比臨近的胡夫金字塔大,

起因為其憑藉著較高的地基位置和較斜的金字塔角度,

但實際上,無論是高度還是體積,卡夫拉金字塔皆比胡夫金字塔小了一些。 

 

卡夫拉金字塔頂部還保留的外殼

吉薩金字塔群是自古以來全球觀光客最常去的景點之一,

其也是古希臘時代時由Antipater of Sidon列出的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

 

而在現今,它是唯一一個依然存在的古代世界七大奇跡。

 

這個位置原為古王國兩個未完成的金字塔,一般認為較北的結構屬於法老王內布卡(Nebka),

而較南的結構屬於第三王朝的法老哈巴(塞肯凱特的繼承者),

而卡巴僅僅四年的任期使的他的階梯金字塔在相當早時就已取消金字塔上部的工程,

現今它大約高20米,雖然已經完工,但照原來的計畫,它將有原先的兩倍大。

 

阿布西爾 

阿布西爾金字塔群

阿布西爾(Abusir)共有57座金字塔,在第四王朝、第五王朝期間曾被用作王室墓地,

在阿布西爾可觀察出第五王朝的金字塔的建築品質、技術明顯的不及第四王朝,

一般認為其代表著當時王室權力與經濟的衰退,這些第五王朝的金字塔比他們的前朝金字塔小,

而修造的材料也是當地低品質的石灰岩。

 

這裡主要的金字塔是紐塞拉、內弗爾卡拉及薩胡拉的三座金字塔,其中紐塞拉金字塔是最完整的金字塔,

此處也是蘭尼弗雷夫的殘骸金字塔的所在地。而所有在阿布西爾的金字塔皆建造為階梯金字塔,

另外最大的金字塔是內弗爾卡拉金字塔,一般認為它原先建成時為高約70米的階梯金字塔型,

而後將階梯缺角處填充鬆散的石材而成為「真金字塔」,且也有固定表面。

 

塞加拉 

著名的階梯金字塔(左)及烏塞爾夫金字塔(右)

塞加拉主要的金字塔包含著名的左塞爾的階梯金字塔、烏塞爾夫金字塔及特提金字塔,

其中階梯金字塔也是埃及最古老的石造金字塔,此處還有烏納斯金字塔,其甚至還保留著金字塔堤道,

是埃及保存最完好的建築堤道,而這座金字塔也是在古埃及最早被嘗式修復的金字塔之一,

主持者是拉美西斯二世兒子之一的一個,塞加拉還是左塞爾繼承者塞肯凱特的毀壞階梯埋沒金字塔

Buried Pyramid)的所在地,考古學家認為這座毀壞的金字塔曾經被完工,甚至還比佐澤爾著名的階梯金字塔大。

 

代赫舒爾

彎曲金字塔  

紅金字塔

代赫舒爾被認為是埃及除了吉薩、塞加拉以外最重要金字塔區之一,雖然直到1996年以前,

仍因其位於一軍事管轄地內,使的難以進入該地研究,因此實際上在考古學中對它的所知甚少。

 

其中較南斯尼夫魯的金字塔是已知著名的彎曲金字塔,一般認為它是唯一僅存的幾個表面幾乎平滑的金字塔之一,

它成功的保留了金字塔原始的石灰岩外殼,明亮的外觀表現了所有金字塔最原始光亮的一面。

 

而較北的金字塔則是斯尼夫魯的第二座金字塔紅金字塔,選定接近彎曲金字塔的建造地點,

雖較彎曲金字塔晚建造,但卻成功的成為世界最早的真金字塔,

其也是埃及第三大金字塔,僅次於吉薩的胡夫金字塔以及卡夫拉金字塔。

另外,代赫舒爾附近還有一座阿蒙涅姆赫特三世的黑金字塔。

 

美茲哥哈納和en:Mazghuna

 

美茲哥哈納(Mazghuna)位於代赫舒爾的南方,

此地曾在第一中間期被許多法老用泥磚來建造金字塔,現今這些建築已耐不住風化而毀壞。

 

利斯特和en:Lisht

 

利斯特(Lisht)的兩座主要的金字塔,是阿蒙涅姆赫特一世和其子辛努塞爾特一世的金字塔,

而旁邊還圍繞著十個較晚建造的已毀附屬金字塔,其中一座小金字塔是已知阿蒙涅姆赫特一世親屬卡巴二世的,

在利斯特附近還有一個著名的法尤姆綠洲(Faiyum Oasis),位於代赫舒爾與美杜姆中途,距離開羅約100公里,

此地被認為鄰近古城伊塔威(Itjtawy,實際的古城殘骸位置是未確定的),此城在第十二王朝時曾為古埃及首都。

 

美杜姆和en:Meidum

美杜姆金字塔

美杜姆其中的一座美杜姆金字塔(Meidum

是斯尼夫魯的金字塔,它是一座殘骸金字塔,

但它還保留了一個完整的中心結構,

被旁邊已倒塌的金字塔外殼及沙石圍繞著。

 

美杜姆金字塔是斯尼夫魯的統治期間內

所建造的三個金字塔中的其中一個,

一般認為這座金字塔已經由斯尼夫魯的父親胡尼以及前代著手興建,然而這個學說也可能是不確定的,

因為斯尼夫魯的名字並沒有出現在這個地點,

另外有些考古學家認為美杜姆金字塔可能是埃及最早嘗試建造的真金字塔,但後來工程並不成功。

 

美杜姆金字塔的外部金字塔外殼在古代遭受了嚴重的崩塌,而現今只剩下內部核心的部份仍屹立著,

使它成為一座外表奇特的金字塔,其底下座落的山丘並不是自然的,事實上,這座碎石山就是當時外殼崩塌時形成的。

哈瓦拉和en:Hawara

哈瓦拉的金字塔殘骸

哈瓦拉(Hawara)有一第十二王朝最後一位強而有力的法老阿蒙涅姆赫特三世其一的金字塔,

接進法雍綠洲,一般推測它與代赫舒爾的黑金字塔同為他所建,而哈瓦拉的金字塔則是他最後的歸宿。

 

拉罕的金字塔殘骸

拉罕和en:el-Lahun

拉罕(el-Lahun)有一薩努雷特二世的金字塔,是埃及最南的皇室金字塔,

其建築師巧妙的利用其建築基地核心一個12米高的天然石灰岩山,大量減少了建造時所需的工作。

 

金字塔的建造

 

金字塔的建造方法沒有任何文獻記載。後人有幾種推想。

一種是用一個巨大的槓桿,一段用繩子綁住石塊,另一端通過人力將石塊吊往上方,然後將石塊逐步往上堆砌。

另一種推測是,用土堆成斜坡,利用木質滾軸將石塊拉上去,土堆是環繞金字塔螺旋上升。

也有人認為,第二種方法土堆的清除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因而推測開始用土堆,然後用槓桿。

 

金字塔的建築,其所用的技術按現代的標準或許並不高明,但是在他們的管理與組織能力給予我們一件沉默的證明。

例如胡夫大金字塔佔地十三英畝,用兩百三十萬塊石頭組成,每一塊石頭重約兩噸半。此項建築,據估計費去十萬人二十年之力。

 

但是,也有另外的說法,2006年時,費城德萊瑟大學材料工程學教授巴爾·索姆就推測,

「古埃及人在建造金字塔的上層時,是把混凝土灌入高處的模子內,而不是把巨石拖運到高處。」

(全文發表於200612月的美國陶瓷協會期刊),當然這種說法也遭到許多人的質疑,

其中他們質疑巴爾·索姆的採樣是否是採樣到近代修補金字塔時所用到的水泥。

而法國建築師讓·皮耶·胡丹於,2007331日提出「由內往外蓋」論點,

認為是在大金字塔外牆砌一道外置斜坡,接著再建構一條內部螺旋隧道。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F%83%E5%8F%8A%E9%87%91%E5%AD%97%E5%A1%94  

接下頁     再見金字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