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是什麼?
引言
從武俠片王家衛的一代宗師之素材談起,誰才能夠擔當一代宗師的名號?
妳對佛教了解多少?妳所知道的宗教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東西?
最後再問佛祖究竟在妳心中的形像是什麼?……………….
伊娃雖然很爽快的回答
一般社會人士都認為悉達多成就是釋迦牟尼佛,而事實上他只是第七位成佛者,前面還有六位成佛的大成就者,
而公認的始祖佛是燃燈佛,也不是釋迦牟尼佛,何以所有人都稱他為佛祖?
悉達多太子因為在25歲的時候,才了解自己的真實身分原來不是淨飯王的血脉,自知無法勝
因此希望能夠在宗教上獲得大成就,不
但是成佛之路難走難成,其中波折困境只有自己一個心中明白,
例如第三
老三羅睺羅出家被老比丘欺負,房間被霸佔、行李被丟出門外,下雨天之晚上只能躱到厠所之中避雨,
釋迦牟尼佛看到兒子如此被修理,卻默然無語。無法表示任何意見?也無一語可以安慰自己的孩子?
天下如此公平嗎?老比丘如此欺壓成佛者的兒子,我們還要去讚揚這種德行嗎?………
悉達多與身旁幾位女士的關係?
瞿姨只是十五歲的時候,因為年輕青之血氣方剛所造成的過失,也許只是荷爾蒙之影響不一定有感情?
耶輸陀羅王妃在正式大婚之後沒有受孕,但是在悉達多太子上雪山修行之前,卻心軟特意回王宮跟淨飯王留下一個種;
但是當王妃生下羅睺羅之後,被僧團質問王妃此子為何人所有時?這一位佛祖卻避開僧團之責問而不願意說出真相?
差一點把王妃母子害死在火坑之中,為什麼從來就沒有人跟悉達多埋怨?
如果悉達多不愛鹿野,只為了要拿到鹿野家成佛之秘典不入贅女家,妻子變成精神疾病孩子被抓去出家之後又養死了,
這種家暴事件顯示這一位佛陀對待家人是如何的不近人情?
善星比丘和羅睺羅兩個兒子,自小就抓去出家,是兒子要出家還是老爸要他們出家?
一言驚醒夢中人
伊娃對學佛的情形,個人先天的學習能力非常優秀,但是起伏性卻很大,因此問題不在於技術之練習問題上,
而是心中若隱若現的疑問和驚恐!
佛法可以提供她很多超級的能力,但是在佛教之背後卻留下了許多歷史上之陰影?
揮之不去的父子關係?揮之不去的肩挑責任?一大堆看不到的重擔加在身上的種種難受;
所以學佛路途上反覆不安定,曾經覺得有如雞肋,吃之無味棄之可惜?
若即若離的沒有讓佛法進入心中,過去歷史上之痛傷和烙良卻永遠存在。
今天聽到
但是今天卻如雷灌耳,完全領受到當初書中的種種描述,心中一下子清醒過來,馬上倒鬆了一口氣,今天終於可以活過來!
不再害怕佛法、不必活在過去、可以敢作敢為、使用真實的佛法功夫、替自己打出頭上的一片天空、建立出自己的王國!
沒有了親情的負擔、也沒有了歷史上之責任、今天的成就其實就是要靠自己的功夫打天下、
也要靠自己的努力去爭取權利和義務,沒有人會施捨福報和財富給自己?一切都要靠自己!
打破了夢想、也打破了幻想、更打破了心中多年來的困局、走了出來才知道佛來殺佛、魔來斬魔的禪宗的風采,
打破了一代宗師的招牌,才會走出自己的天下,把老家舊店乾脆一把火燒掉,才可以重建自己的理想生活!
不要被祖先的道理欺騙,活出自己的天下才是心中的佛法!
成佛只在片刻
伊娃經過兩天時間的反覆思維,終於走出自己心中的陰影,苦集滅道、十二因緣、十波羅蜜、成佛十號、五十三賢位、
就在一個鐘頭內全部走完,出了三界進入了華藏世界銀河系中,移動了對自己不利的星座,
透過星座的功能反擊對她不利的對手,戰鬥力和功力猶勝於前,然後再回顧悉達多跟前說:
「當年你走得很辛苦、今天我走得很自在;在成佛的路途上,羅睺羅老爸的血脉卻是他唯一最大的成佛障礙,
今你是你時我是我,我不會使用你的任何法寶,也不會對你有所要求;
我今天也成就了佛果,飛越了銀河系,只花費一個小時的痛苦思維,比你當年的七天成就夜睹明星快多了!
我以後不會輸給你,你可以在我面前永遠消失,而且不要再見!……」
經過二千年一現的冥河斷層,使用了苦集滅道和三轉法輪的方法,身心靈就可以超脫過去的所有約束,
其實學佛和成佛並不困難,大多數的困難都是來自內心世界之不安,和錯誤的思想連結障礙,
只要想辦法把它們打破,成佛之境界真的是不攻自破!一步一步的真實呈現在自己眼前。……………..
學佛不是虛幻,但是也不要任何妄想,不必去背負太多的歷史,也沒有任何家業為後顧之憂,
只要活出自己的理想,佛法就是生活,生活就是佛法,端坐在辦公室內,有何人敢來欺負?
坐在企業龍頭上作業,有誰敢來挑戰,生不怕見鬼神,死不怕到地獄,為何不能使用佛法,
創造出自己的人生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