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 溫 (節錄,轉貼)

 

暑溫指夏季感受暑邪而發病的熱性病,是夏季較烈性的一類傳染病,前人稱為“暑溫夾癘”。

暑溫 - 概述暑溫之名出《溫病條辨·上焦篇·暑溫》,但源於《素問·熱論篇》“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日為病溫,後夏至日為病暑。”

因其系疫病類疾病,故又名暑瘟。

暑溫是指暑熱疫毒隨蚊子叮咬而進入人體,上犯於腦,擾亂神明。

以暑季驟起高熱,頭痛,嘔吐,項強,甚則神昏、抽搐為主要表現的疫病類疾病。

本病相當於西醫學所說的流行性乙型腦炎。

 

本病發病急、熱勢重、傳變速,病輕者多可順利恢復,嚴重者可併發失語、癱瘓,甚至導致死亡。

臨床表現一開始就發熱身困,汗大出,背微惡寒,形似傷寒,右脈洪大而數,左脈反小於右,頭暈痛,面垢齒燥,口渴引飲,

面赤心煩惡熱,大便或秘或瀉,或瀉而不爽等。暑溫易夾雜有傳染性的癘氣,是夏季較烈性的一類傳染病,前人稱為“暑溫夾癘”。  

 

暑溫 - 診斷要點  

  

本病多發生於暑熱當令的季節。發病急驟,熱勢亢盛,初起即見氣分陽明熱盛的證候。

症情變化較快,可有化火、生痰、生風等複雜的病機變化,易見津氣欲脫、閉竅、動風、動血等危重證候。

本病應注意與春溫相鑒別。

雖然兩者起病均可即見裡熱證候,但春溫發生於夏至之前的春季;初起所見之裡熱證候,不是氣分陽明邪熱熾盛的證候表現;病變過程容易傷陰。

暑溫發生於夏至之後的暑熱當令之夏季;初起即之裡熱證候,是氣分陽明邪熱熾盛之大熱證;病變過程極易耗氣傷津。

 

暑溫 - 分類

 

1衛氣同病證:壯熱微惡風寒,汗出,心煩口渴,頭痛,頸項輕度強直,頭暈,面赤氣粗,或嘔吐,小便短赤,舌紅苔薄黃,脈浮數。解表清熱

2、氣營同病證:身熱心煩,小便色黃,汗多口渴,劇烈頭痛,頸項強直,神疲體倦,嘔吐,氣短而促,斑疹隱隱,苔黃而燥,脈虛數。清熱涼營

3、腸道熱結證:身體灼熱,日晡尤甚,腹脹滿硬痛,譫語狂亂,大便秘結或熱結旁流,循衣摸床,舌卷囊縮,舌紅苔黃燥,脈沉數。清熱攻下

4、熱閉心神證:灼熱煩躁,夜寐不安,頭痛項強,譫語或昏迷不語,舌謇肢厥,氣粗如喘,舌絳脈數。清熱開竅

5、暑熱動風證:身灼熱,四肢抽搐,角弓反張,神志不清,或喉中痰鳴,舌絳,脈弦數或滑數。清熱祛暑熄風

6、邪熱傷陰證:心中煩熱,躁擾難寐,消渴不已,肢端麻痹,舌紅絳,苔黃黑而燥,脈細數。清熱養陰

7、瘀熱入絡證:低熱不退,口乾咽燥,消瘦,便結尿黃,肢體痿軟癱瘓,或失語、癡呆,舌紅少苔,或有斑點,脈細數而澀。化瘀清熱、和營通絡

8、痰蒙心竅證:疾病後期,癡呆失語,神志恍惚不清,智慧減退,言語謇澀,喉間痰鳴,流涎,呼吸不暢,四肢拘急,舌紅苔膩,脈滑。祛痰開竅

9、肝腎陰虛證:手足拘攣或瘈疚,口舌震顫,舌強語謇,心悸,煩熱,舌萎色絳無苔,脈弦細。滋補肝腎、養陰熄風

 

暑溫 - 診斷依據

 

1、有嚴格的季節性,多集中發於夏至到處暑期間。好發于10歲以下兒童。起病急驟。

2、初起即見壯熱,煩渴,頭痛,嘔吐,煩躁譫語,嗜睡或昏睡,甚至神昏,強直性抽搐等症。

3、多在23天出現腦膜刺激征,頸項強直,淺反射消失,深反射亢進,嬰兒前囟飽滿。

     重病人瞳孔散大、縮小或不等大,血壓升高,脈搏變慢,或有呼吸微弱,視乳頭水腫,四肢肌張力增強。

4、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增高。腦脊液呈無色透明,壓力略偏高,白細胞增多,蛋白輕度增高。

      補體結合試驗、血凝抑制試驗、特異性IgMIgG;抗體測定、單克隆抗體反向血凝抑制試驗均呈陽性。

5、病程曆半月左右,一般可熱退向愈,但熱退後可後遺失語、癡呆、肢體癱瘓等症。

 

暑溫 - 鑒別診斷

 

1、中暑:發病季節與暑溫同,但發病前有高溫環境或烈日下勞作史,以高熱汗出或膚燥無汗,煩躁口渴,

                  或嘔惡腹痛、頭痛等為主要症狀,腦脊液檢查正常。

2、疫毒痢:以夏秋為多,發病及其傳變較暑溫更急,裡急後重,便下膿血,肛拭或以1%2%的生理鹽水灌腸可有膿血便,

                      鏡檢可見大量紅細胞及膿細胞,培養有痢疾桿菌生長,無腦膜刺激征,腦脊液無改變。

3、春溫:多發於冬春,皮膚粘膜有斑疹,腦脊液壓力明顯增高,外觀混濁,腦脊液及斑疹取血塗片檢查可見革蘭氏陽性雙球菌。

4、腦癆:無季節性,多有癆病或癆病接觸史,起病較緩,意識障礙出現較晚、較輕,腦脊液檢驗可資鑒別。

5、瘧疾:定時寒熱發作,血中可查到瘧原蟲。

6、稻瘟病:多有稻田作業史,肌肉酸痛而以小腿肌尤甚,目赤,少見昏迷抽搐,早期血培養及暗視野檢查可獲得鉤端螺旋體。

7、軟腳瘟:神昏少見,肌痛拒撫抱,肢體軟癱,血清學或病毒學檢查可資鑒別。

8、濕溫:起病較緩,病程較長,開始身熱不揚,有面色暗晦,表情淡漠、呆滯,相對綾脈,出現玫瑰疹或白、黃疸等症,

                  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減少,嗜酸性粒細胞減少或消失。  

 

 

暑溫 - 辨證論治

 

一、津氣欲脫證

定義:暑溫熾盛,津氣欲脫,以身熱已退,汗出不止,喘喝欲脫,脈散大等為常見症的暑溫證候。   

病機分析:本證為津氣耗傷過多而導致的正氣欲脫之候,多由暑傷津氣證進一步發展而來。

身熱退,汗出不止為邪已退而正氣耗傷,不能固攝津液所致;

神疲氣短喘喝、脈散大無力為津氣耗散過甚,肺之化源欲絕。

本證病情進一步發展,可以導致陽氣的外亡,出現大汗淋漓、四肢厥逆、脈微欲絕、舌淡滑等症狀。

 

暑傷津氣證與本證相比,雖亦津氣兩傷,但未至欲脫的程度,而且暑熱之邪仍盛;

本證暑熱已退,津氣兩傷,已見汗出不止、喘喝欲脫的重症,若不及時救治,必致亡陽脫變。

治法:益氣斂陰,生脈固脫。

 

方藥:生脈散。

方中人參大補元氣,麥冬、五味子酸甘化陰,守陰留陽,治療暑溫暑熱已去、氣津耗傷過重的津氣欲脫之證,能益氣斂陰,生脈固脫。

本方是暑病用“酸斂”法治療的代表方。

若暑傷氣陰而暑邪未盡者,可加金銀花、連翹、石膏、知母清泄暑熱;

若陽氣外脫,加用附子或用參附龍牡湯補陽固脫。

入陽明證、暑傷津氣證、津氣欲脫證俗稱暑溫氣分三步曲,在病機演變上相互關聯。

 

二、暑傷肺絡證

定義:暑熱傷肺,損傷陽絡,以灼熱煩渴,頭目不清,咳嗽氣粗,驟然咯血、衄血,舌紅,苔黃,脈數等為常見症的暑溫證候。  

治法: 涼血解毒,清絡宣肺。  

 

方藥: 犀角地黃湯(吳鞠通《溫病條辨》)合銀翹散(《溫病條辨》)加減   

處方:犀角,生地黃,生白芍,牡丹皮,金銀花,連翹,竹葉,桔梗,牛蒡子,白茅根,仙鶴草,甘草。水煎服。   

如咳嗽頻頻,疾稠帶血絲者,去白芍,加杏仁,瓜蔞 。若高熱、煩躁者,可加生石膏,黃芩。

若咯血量多者,加三七 (研末,沖服),大黃(後下)。   

 

清肺止血湯(賴天松等《臨床奇效新方》)   

處方:生地黃,牡丹皮,仙鶴草,葦莖,魚腥草,桑白皮,北杏仁,桔梗。水煎服。

 

三、暑熱動風證

定義:暑熱熾盛,引動肝風,以身灼熱,四肢抽搐,甚則角弓反張,牙關緊閉,神志不清,或喉有痰壅,脈象弦數或弦滑等為常見症的暑溫證候。  

治法: 清泄暑熱,熄風定痙。  

 

方藥1. 羚角鉤藤湯(俞根初《通俗傷寒論》)加減  

處方:羚羊角,桑葉,夏枯草,生石膏,川貝母,鉤藤,生地黃,菊花,生白芍,茯神木,竹茹,狗肝菜。水煎服。  

若口渴、唇焦者,加天花粉,蘆根。如抽搐頻頻,難以控制者,加僵蠶,地龍,大黃。

若兼見癍疹、衄血、咯血者,可加水牛角,牡丹皮,大青葉,赤芍。

 

2.中成藥:

⑴止痙散,每次12支沖服,每日23次。   

⑵紫雪丹,每次12支沖服,每日34次。

   

3鉤藤煎(王懷隱等《太平聖惠方》)  

處方:鉤藤,黃芩,知母,升麻,沙參,寒水石,蟬蛻,蜣螂,甘草。水煎服。

 

四、暑入心營證

定義:暑邪傳入心營,以灼熱煩躁,夜寐不安,時有譫語,甚或昏迷不語,舌紅絳,脈細數;

或猝然昏倒,不知人事,身熱肢厥,氣粗如喘,牙關微緊,舌絳,脈數等為常見症的暑溫證候。  

治法: 涼營泄熱,清心開竅。   

 

方藥清營湯(吳鞠通《溫病條辨》)加味  

處方:水牛角,生地黃,竹葉心,連心麥冬,蓮子心,金銀花,連翹,玄參,生石膏,梔子。水煎服。  

若手足躁動,甚至抽搐者,可加鉤藤,地龍。若昏迷不語、喉中痰鳴者,加石菖蒲,郁金,天竺黃。  

 

犀地清絡飲(俞根初《通俗傷寒論》)   

處方:犀角,牡丹皮,連翹,竹瀝,鮮生地黃,赤芍,桃仁,鮮茅根,石菖蒲,燈心草,生薑汁1匙(沖)。

 

五、暑入血分證

定義:又稱暑熱動血型,暑邪侵入血分,以灼熱躁擾,癍疹密佈,色呈紫黑,神昏譫妄,吐血、衄血、便血,

或兼見四肢抽搐,角弓反張,喉中痰聲漉漉,舌絳,苔焦等為常見症的暑溫證候。  

治法:涼血解毒,滌暑開竅。  

 

方藥神犀丹(王孟英《溫熱經緯》)加減   

處方:犀角,石菖蒲、黃芩,連翹,金銀花,生地黃,板藍根,玄參,紫草,石膏,淡豆豉。水煎服。  

若兼頭痛、頸硬、手足抽搐者,加羚羊角,鉤藤,地龍。

若喉中痰聲漉漉者,可加天竺黃,膽南星,猴棗散。

若出血症狀嚴重,斑疹鮮紅者,加仙鶴草,白茅根,側柏葉。   

  

十全苦寒救補湯(《戴麟郊溫熱論》)   

處方:生石膏,黃芩。  

 

六、暑入陽明證

定義:暑邪侵入陽明,以壯熱汗多,口渴心煩,頭痛且暈,面赤氣粗,

或背微惡寒,苔黃燥,脈洪數或洪大而芤等為常見症的暑溫證候。  

 

方藥白虎湯(吳鞠通《溫病條辨》)加味  

處方:生石膏,知母,甘草,粳米,蘆根,金銀花,野菊花,青天葵。水煎服,每日2劑,上、下午各服l劑。   

若見壯熱、汗多,同時也覺背微惡寒、脈洪大而芤者,可加西洋參,(即白虎加人參湯)。

若身灼熱無汗、微惡風寒者,加青蒿,香薷,連翹,大豆黃卷。

若胸痞、肢倦、嘔惡、苔膩者,可加竹茹,藿香,佩蘭,滑石。   

  

青柴石知二黃湯(賴天松等《臨床奇效新方》)   

處方:生石膏,知母,柴胡,黃芩,大黃,青蒿。水煎服。適用於高熱急症,退熱效果頗驗。

 

七、暑溫·暑傷津氣證

定義:暑熱未退,津氣兩傷,以身熱息高,心煩尿黃,口渴自汗,肢倦神疲,脈虛無力等為常見症的暑溫證候。  

治法:清熱滌暑,益氣生津。

  

方藥清暑益氣湯(王孟英《溫熱經緯》)  

處方:西洋參,石斛,麥冬,黃連,竹葉,荷梗,知母,西瓜翠衣,粳米,甘草。水煎服。  

若發熱甚、面紅赤、渴喜冷飲者,可酌加生石膏,天花粉。

若津氣耗傷甚,出現身熱驟退、汗出不止、喘促欲脫、脈散大者,為津氣欲脫之危重證候,應予益氣斂津、生脈固脫,

可在方中去黃連、知母、竹葉、荷梗,加入五味子,沙參。  

  

竹葉石膏湯(賴天松等《臨床方劑手冊》)   

處方:竹葉,石膏,法半夏,麥冬,西洋參,炙甘草,粳米。水煎服。適用於治暑熱傷津氣或熱病後氣津兩傷。

 

八、暑溫·暑傷心腎證

定義:暑邪入內,兩傷心腎,以心熱煩躁,口渴不已,麻痹,舌紅絳,苔黃黑乾燥,脈細數等為常見症的暑溫證候。  

治法:清泄心火,滋養腎陰。

方藥連梅湯(《溫病條辨》)。黃連,烏梅,麥冬,生地,阿膠。水煎服。

本方為《傷寒論》黃連阿膠湯去黃芩、芍藥、雞子黃,加烏梅、生地、麥冬而成。

黃連清泄心火,阿膠、生地滋養腎陰,麥冬甘寒養陰。

烏梅味酸,與黃連相配酸苦泄熱;與麥冬生地相配酸甘化陰。體現暑溫後期“酸泄酸斂”的治法。

全方五味,共收清心滋腎之功。連梅湯與黃連阿膠湯相比,都為治在心腎,但兩方主治、功用有所不同。

其他治療

1、臥床休息,適量補液,悉心護理,防止併發症與後遺症。

2、對症處理:

(1) 高熱者,可予薄荷溫水浴;靜脈滴注治療秘方A-778;酒精擦浴或冰敷。

(2) 驚厥者,可予紫雪丹。

(3) 昏迷者,可予醒腦靜注射液、與牛角醒腦湯,或安宮牛黃丸。

(4) 西醫藥配合對腦水腫、呼吸衰竭或迴圈衰竭者,作適當處理。

3、可適當使用針刺穴道:

(1) 高熱,刺大椎、曲池,強刺激,用瀉法,或十宣、少商、商陽點刺放血少許。

(2) 抽搐,刺人中、合谷、太沖、後溪,中等刺激,用瀉法。

(3) 失語,取啞門、廉泉、湧泉,中等刺激。

(4) 癡呆,取神門、百會、印堂,中等刺激。

(5) 癱瘓,下肢取環跳、陽陵泉、足三裡、三陰交,上肢取肩髃、曲池、手三裡,留針20分鐘。

http://www.baike.com/wiki/%E6%9A%91%E6%B8%A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