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東陵  (滿漢全席  十三陵上    十二陵下  漢語  )

 

清東陵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最後一個王朝首要的帝王後妃陵墓群, 也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

體系最完整的古帝陵建築,共建有皇陵五座順治帝的孝陵、 康熙帝的景陵、乾隆帝的裕陵、

咸豐帝的定陵、同治帝的惠陵,以及東(慈安)、西(慈禧)太后等後陵四座、 妃園五座、公主陵一座,

計埋葬14個皇后和136個妃嬪。


清東陵簡介
  清東陵入口處的文物保護碑清東陵坐落在河北省唐山市的遵化市境,西距北京市區125公里,

據說是順治到此打獵時選定的,康熙2年(1663年)開始修建。

陵區南北長125公里、寬20公里,四面環山,正南煙燉、天臺兩山對峙,形戌寬僅50公尺 的穀口,俗稱龍門口。

清代在此陸續建成217座宮殿牌樓,組成大小15座陵園,諸陵園以順治的孝陵為中心,

排列于昌瑞山南麓,均由宮牆、隆恩門、隆恩殿、配殿、方城明樓及寶頂等建築構成。

 

 

其中方城明樓為 各陵園最高的建築物,內立石碑,碑上以漢、滿、蒙三種文字刻寫墓主的謐號;

明樓之後為"寶頂"(大墳頭),其下方是停放靈柩的"地宮"

由陵區最南端的石牌坊向北到孝陵寶頂,由一條約12公尺寬、6公里長的神道連成一氣,

沿途大紅門、大碑樓(聖德神功碑樓)、石像生、龍鳳門、七孔橋、小碑樓(神道碑樓)、隆恩門、隆恩殿、

方城明樓等建築井然有序,主次分明。   

 

清東陵是一塊難得的"風水"寶地。

北有昌瑞山做後靠如錦屏翠帳,南有金星山做朝如持芴朝揖,中間有影壁山做書案可憑可依,

東有鷹飛倒仰山如青龍盤臥,西有黃花山似白虎雄踞,東西兩條大河環繞夾流似兩條玉帶。

群山環抱的堂局遼闊坦蕩,雍容不迫,真可謂地臻全美,景物天成。

 

 

當年順治到這一帶行圍打獵,被這一片靈山秀水所震撼,當即傳旨"此山王氣蔥郁可為朕壽宮"

從此昌瑞山便有了規模浩大、氣勢恢巨集的清東陵。  

清東陵的建築恢宏、壯觀、精美。有580多單體建築組成的龐大古建築群中,有中國現存面闊最寬的石牌坊,

五間六柱十一樓的仿木結構巧奪天工,中國保存最完整的長6000多米的孝陵主神路,

隨山勢起伏極富藝術感染力,乾隆裕陵地宮精美的佛教石雕令人歎為觀止,

班禪大師讚譽為"不可多得的石雕藝術寶庫",慈禧陵三座貼金大殿,其豪華裝修舉世罕見,"鳳上龍下"石雕匠心獨運……   

 

整座東陵在木構和石構兩方面都有精湛的技巧,可謂集清代宮殿建築之大成,

其中孝陵的石像生最多,共達18對,造型多樸 實渾厚;

乾隆的裕陵規模最大、最為堂皇,而慈禧的普陀峪定東陵則是首屈一指的精巧建築。

目前,清東陵15座陵園中,只開放了裕陵和東、西太后陵及香妃墓等四處供遊客參觀。   

 

清東陵以她無可辯駁的魅力,以她重要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於20001130日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20011月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國級AAAA級旅遊景區。   

聯合國世界遺產專家說清東陵是人類具有創造性的天才傑作

陵區以昌瑞山主峰下的孝陵為中軸線,依山勢呈扇形東西排列,主次分明,尊卑有序。

 

各陵按規制營建了一系列建築,總體佈局為"前朝後寢"

百尺為形,千尺為勢的審美思想貫穿於每一座陵寢建築中,使各單體建築在空間組合上達到了近乎完美的空間組合。

遠望時,殿宇、城垣、門坊、道路、橋涵,金黃碧綠、丹紅雪白,氣勢恢宏壯麗而深沉。

由遠及近,步移景易,變化豐富,秩序嚴謹,相得相濟,引人入勝,是中國古代陵寢建築的典範之作,

其建築藝術達到了中國古代建築的頂峰。在這龐大的建築群體中包容了中國明清兩代宮廷建築的基本形式,

運用了最先進的工程技術,採用了最為珍貴的建築材料,陵區的580多座單體建築中,

有經過兩次大地震330年巋然不動的全國現存最寬的石牌坊;

 

有全長達5.5公里的孝陵主神路,有叩之聲若金鐘的五音橋

五音橋全貌有被譽為石雕藝術寶庫地下佛堂的裕陵地宮,

更有採用最為珍貴的黃花梨木建成並為黃金裝飾的慈禧陵三大殿,以及鳳在上龍在下的丹陛石,

遊人看後既被她那精湛的藝術所傾倒,更為她那宏偉的氣勢所折服。  

 

清東陵是一部用磚、木、瓦、石寫就的清王朝盛衰的歷史。

孝陵的建築反映出清朝定鼎中原初期財力不足,但是雄健古拙,規模龐大的石像生則反映出八旗子弟以武力征服中原,

靠弓馬開創天下的雄姿。景陵、裕陵則反映出康乾盛世天下太平的時代特徵,

定陵和惠陵則是清王朝一步步走向衰亡的寫照;慈禧陵則是權力的象徵,反映出慈禧兩度垂簾聽政的那段特殊的歷史。   

清東陵[1][2]是中國封建皇陵的集大成者,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它綜合體現了中國傳統的風水學、

建築學、美學、哲學、景觀學、喪葬祭祀文化、宗教、民俗文化等文化,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

是中華民族和全人類的文化遺產。


陵寢格局
  清東陵格局示意圖清東陵的15座陵寢是按照居中為尊長幼有序尊卑有別的傳統觀念設計排列的。

入關第一帝世祖順治皇帝的孝陵位於南起金星山,北達昌瑞山主峰的中軸線上,其位置至尊無上,

其餘皇帝陵寢則按輩分的高低分別在孝陵的兩側呈扇形東西排列開來。

 

孝陵之左為聖祖康熙皇帝的景陵,次左為穆宗同治皇帝的惠陵;

孝陵之右為高宗乾隆皇帝的裕陵,次右為文宗咸豐皇帝的定陵,形成兒孫陪侍父祖的格局,

突現了長者為尊的倫理觀念。

同時,皇后陵和妃園寢都建在本朝皇帝陵的旁邊,表明了它們之間的主從、隸屬關係。  

此外,凡皇后陵的神道都與本朝皇帝陵的神道相接,而各皇帝陵的神道又都與陵區中心軸線上的孝陵神道相接,

從而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枝狀系,其統緒嗣承關係十分明顯,表達了瓜瓞綿綿、生生息息、江山萬代的願望。
 


列入遺產所依據的標準
  清東陵具有較悠久的歷史   

清東陵自1661年開始營建,歷時247年才告結束。

最早的建築物距今已近400年,最晚的建築物距今也近百年,不僅反映了從清初到清末陵寢規制演變的全部過程,

同時也從一個側面記錄了清王朝盛衰興亡的歷史。清東陵是中國歷代皇家陵園中最具特色的例證之一清東陵導遊示意圖  

 

清東陵是中國陵墓營建活動高峰期的代表作。

在環境品質、山川形勢、陵寢建築以及陵寢建築的配置與山川形勢的結合上都達到了最為完美的地步,

成為中國歷代皇家陵園中最富特色的例證之一。清東陵的環境及建築具有相對的脆弱性。  

 

 

隨著工業、農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各類建築設施、道路交通設施及電力和通信設施等將會大量增加,

很容易對陵寢環境造成破壞。   

清東陵大部分建築物為磚木結構,具有易糟朽、易燃燒的特點。

一些磚石結構的建築、設施和藝術品長期處在野外,遭受風剝雨蝕,極易風化,因此具有相對的脆弱性。  

清東陵葬有不少對清代歷史有重要影響的人物  

在清東陵下葬人物中,不乏對清代歷史有重要影響的人物,如:輔佐世祖、聖祖的清初女政治家孝莊文皇后;

開創康乾盛世的聖祖康熙大帝和高宗乾隆皇帝;清末兩次垂簾聽政,統治中國達48年之久的慈禧皇太后等。

這些人物在清代歷史舞臺上都扮演過重要角色,主宰國家命運,叱吒風雲,在國內外有極高的知名度。

他們的陵寢內涵豐富,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
 


自然條件
  清東陵位於河北省東北部燕山餘脈昌瑞山南麓,氣候溫和,雨量適中,日照充足,四季分明,

屬於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這裡土質優良,植被良好,以常青喬木松柏為主的人工森林長勢繁茂,

覆蓋率高達71%,自然條件十分優越。

 

清代帝王在選勘陵址時,以中國傳統的風水學理論為依據,刻意追求

龍穴砂水無美不收,形勢理氣諸吉鹹備的山川形勢,以達到天人合一的意象。

清東陵正是這種理念的最佳體現。陵區東側的鷹飛倒仰山如青龍盤臥,勢皆西向,儼然左輔;

西側的黃花山似白虎雄踞,勢盡東朝,宛如右弼。

靠山昌瑞山龍播鳳翥,玉陛金闕,如錦屏翠障;朝山金星山形如覆鐘,端拱正南,如持笏朝揖。

案山影壁山圓巧端正,位於靠山、朝山之間,似玉案前橫,可憑可依;

水口山象山、煙墩山兩山對峙,橫豆陵區之南,形如闕門,扼守隘口。

馬蘭河、西大河二水環繞夾流,顧盼有情;群山環抱的堂局遼闊坦蕩,雍容不迫。

這天然造就的山川形勢,對於鑲嵌於其中的陵寢形成了拱衛、環抱、朝揖之勢,實為不可多得的風水寶地。
 


陵寢格局
  清東陵的15座陵寢是按照居中為尊長幼有序尊卑有別的傳統觀念設計排列的。

入關第一帝世祖順治皇帝的孝陵位於南起金星山,北達昌瑞山主峰的中軸線上,其位置至尊無上,

其餘皇帝陵寢則按輩分的高低分別在孝陵的兩側呈扇形東西排列開來。

 

孝陵之左為聖祖康熙皇帝的景陵,次左為穆宗同治皇帝的惠陵;

孝陵之右為高宗乾隆皇帝的裕陵,次右為文宗咸豐皇帝的定陵,形成兒孫陪侍父祖的格局,

突現了長者為尊的倫理觀念。

同時,皇后陵和妃園寢都建在本朝皇帝陵的旁邊,表明了它們之間的主從、隸屬關係。

此外,凡皇后陵的神道都與本朝皇帝陵的神道相接,而各皇帝陵的神道又都與陵區中心軸線上的孝陵神道相接,

從而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枝狀系,其統緒嗣承關係十分明顯,表達了瓜瓞綿綿、生生息息、國祚綿長、江山萬代的願望。
 


建築序列
  清東陵各座陵寢的序列組織都嚴格地遵照陵制與山水相稱的原則,既要遵照典禮之規制

又要配合山川之勝勢。在這方面,世祖順治皇帝的孝陵足可稱為成功的範例。   

孝陵以金星山為朝山(陵寢正前方所對之山),以影壁山為案山(墓穴與朝山之間的小山)

以昌瑞山為靠山(陵墓後靠之山),三山的連線即為孝陵建築的軸線。

 

由於金星山、昌瑞山之間的距離長逾8公里,為突出體現二山的關係而又能形成恢宏的氣勢,

營造者特意設置了一條長約6公里的神路(專供棺槨、神牌通過的甬路),將自石牌坊(用石料構築的牌樓,

是陵區入口的標誌物)至寶頂(地宮之上的封土)的幾十座建築貫穿在一起,並依山川形勢分成了三個區段。

 

一是石牌坊到影壁山間長約15公里的區段。在這個區段內,配置了寬大的石牌坊和高聳的神功聖德碑亭

(內豎為皇帝歌功頌德的石碑的方亭,亦稱大碑樓),與拔地而起的金星山及平圓的影壁山相呼應。

 

二是影壁山至五孔橋間長約35公里的區段。在這個清東陵的龍鳳門區段內,配置了石像生(設在神路兩旁的石人、石獸雕塑群)

龍鳳門(由三間石雕火焰牌樓和四段琉璃壁組成的門坊)、一孔橋、七孔橋和五孔橋等低平建築,以同周圍的平坦地勢相協調。

 

三是五孔橋至寶頂間長約1公里的區段。在這個區段內集中配置了神道碑亭(內豎鑲刻帝后諡號石碑的方亭)

隆恩門(陵院的大門)、隆恩殿(舉行大祭活動的主要殿堂)、方城(磚砌的方形城台)、明樓(建在方城之上的內豎墓碑、

簷掛陵名匾額的方亭)、寶頂、寶城(圍繞寶頂的城牆)等主要禮制性建築。

 

並且這些建築由南至北依次升高,以與昌瑞山及兩側護砂(陵寢左右的山丘)相互配合。

這些建築的配置與組合,均以風水學中的形勢理論為指導,其大小、高低、遠近、疏密皆以

百尺為形,千尺為勢的尺度進行視覺控制。

並將山川形勝納于景框之中,作為建築的對景、底景和襯景,實現了駐遠勢以環形,聚巧形而展勢的目的,

給人以高而不險,低而不卑,疏而不曠,密而不逼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良好的視覺印象和強烈的藝術感受。

接下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