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  語 (滿漢全席  十三陵上    十二陵下   清東陵 )

 

漢語方言區示意圖漢語,又稱中文、漢文,其他名稱有國文、國語、華文、華語、唐文、中國語,

還有唐話、中國話等俗稱。漢語屬於漢藏語系分析語,有聲調。 (漢語分佈圖)

漢語的文字系統漢字是一種意音文字,表意的同時也具一定的表音功能。

漢語包含書面語以及口語兩部分。古代書面漢語稱為文言文,現代書面漢語

一般指現代標準漢語。現代漢語方言眾多,某些方言的口語之間差異較大,而書面語相對統一。

 

語言概述  

漢語,即漢民族共同語,是世界主要語言之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

漢語屬漢藏語系,是這個語系裡最主要的語言。

除了中國大陸、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以外,漢語還分佈在新加坡共和國、馬來西亞等國。

以漢語為母語的人大約有14億(3000萬人作為第二語言)。漢語是聯合國的工作語言之一。  

 

漢語的標準語是近幾百年來以北方官話為基礎,東北官話為輔助逐漸形成的。

它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卻又不等同於北京話,是摒棄了北京語音中不規範的語音現象而形成的。

漢語的標準語在中國大陸稱為普通話,在臺灣稱為國語,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稱為華語。

 

在廣義上是指以漢族為主體的語言,狹義上指普通話,另外還有國語、華語、中文和 漢文等稱呼都是指漢語。

毫無疑問,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一種語言,世界上大約有1/5的人使用漢語作為母語。

漢語也曾對其周邊的國家的語言文字產生過重要影響。

例如日語、朝鮮語、越南語中都保留有大量的漢語借詞以及漢語書寫體系文字。

漢語是一種中國語文。

 

中文拼音的由來  

古代沒有拼音,就使用反切,就是用兩個認識會念的字,取第一個的聲母,取第二個的韻母,拼合起來就行了。  

古代,中國的回族兄弟不學漢字,學習阿拉伯語,但他們用阿拉伯文的字母來拼寫口語(漢語),

所以這是中國最早的拼音。  

元朝,蒙古統治者用改變了的藏文的字母來拼寫漢語等語言,叫八思巴字。

雖然不是專門拼寫漢語的,但是,也可以算中文拼音的一種。  

明朝,西方傳教士用拉丁字母拼寫漢語,是中國最早的拉丁字拼音。  

 

明末清初,出現了用簡單的古字表現漢語語音的拼音方式。

中華民國年間,政府制定了“注音字母”,就是這個系統的集中表現。現在臺灣依然使用。

但是,同時也出現了拉丁字的拼音運動,而且,跟左翼人士的政治運動結合很密切。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政府立即制定了“中文拼音方案”,就是現在使用的這一套方案。聯合國也承認的。

  

 文字形成  

從目前我們能看到的最早的成批的文字資料──商朝甲骨文字算起,漢字已有3000年的歷史。

由於甲骨文字已經是相當成熟的文字體系,我們可以推斷漢字的發生一定遠在3000年以前。

 

漢字的發展可以劃分為兩個大階段。從甲骨文到小篆是一個階段;從秦漢時代的隸書以下是另一個階段。

前者屬於古文字的範疇,後者屬於近代文字的範疇。大體說來,從隸書到今天使用的現代漢字形體上沒有太大的變化。

 

從漢字跟漢語的關係看,漢字是一種語素文字。

從漢字本身的構造看,漢字是由表意、表音的偏旁(形旁、聲旁)和既不表意也不表音的記號組成的文字體系。  

 

漢字起源於圖畫。在漢字產生的早期階段,象形字的字形跟它所代表的語素的意義直接發生聯繫。

雖然每個字也都有自己固定的讀音,但是字形本身不是表音的符號,跟拼音文字的字母的性質不同。

象形字的讀音是它所代表的語素轉嫁給它的。

 

隨著字形的演變,象形字變得越來越不象形。結果是字形跟它所代表的語素在意義上也失去了原有的聯繫。

 

這個時候,字形本身既不表音,也不表義,變成了抽象的記號。

如果漢語裡所有的語素都是由這種既不表音也不表義的記號代表的,那麼漢字可以說是一種純記號文字。

不過事實並非如此。

 

漢字有獨體字與合體字的區別。只有獨體字才是純粹的記號文字。

合體字是由獨體字組合造成的。從構造上說,合體字比獨體字高一個層次。

因為組成合體字的獨體字本身雖然也是記號,可是當它作為合體字的組成成分時,

它是以有音有義的“字”的身份參加的。合體字可以分成以下3類:

 

1.形聲字  

形聲字由表示意義的形旁和表示讀音的聲旁兩部分組成。

拿構造最簡單的形聲字來說,形旁和聲旁都是由獨體字充當的。

作為形聲字的組成部分,這些獨體字都是有音有義的字。

不過形旁只取其義,不取其音,例如“鳩”字的偏旁“鳥”;

聲旁則只取其音,不取其義,例如“鳩”字的偏旁“九”。

 

由於字義和字音的演變,有些形聲字的形旁或聲旁現在已失去了表意或表音的功能。

例如“球”本來是一種玉的名稱,所以以“玉”為形旁。現在“球”字不再指玉,這個形旁就沒有作用了。

再如“海”字本來以“每”為聲旁。由於字音的變化,現在“海”和“每”的讀音相去甚遠,

聲旁“每”也就不起作用了。

有的時候,形旁和聲旁都喪失了原來的功能,例如“給、等、短”。這一類字已經不能再作為形聲字看待了。  

 

形聲字和非形聲字之間並沒有明確的界限。造字之初,形聲字和它的聲旁的讀音本來就不一定密合。

發展到現代漢字,出入就更大了。有人拿7500多個現代合體漢字進行統計。

就普通話讀音來說,合體字跟聲旁完全同音(聲母、韻母、聲調全同)的不到5%。

聲母、韻母相同而聲調不同的約占10%。只有韻母一項相同的約占20%。

如果我們只把前兩類看作形聲字,那麼形聲字大概只占通行漢字的15%。

如果把以上三類全看作形聲字,形聲字大概會占通行漢字35%的樣子。

要是把標準再放寬或者完全根據來歷確定形聲字,那麼通行漢字中形聲字的百分比還要高得多。

 

2.合體會意字  

古人說“止戈為武”,“人言為信”。對於“武”、“信”兩個字來說,這種解釋是錯誤的。

不過漢字體系裡確實有按照這種方式造成的字,例如“不正為歪”,“不好為孬”。

這一類字的特點是會合偏旁的字義來表現整個合體字的意義。這種字為數很少,只有個別的例子。  

以上兩類合體字裡的偏旁有的有表意作用,有的有表音作用。下邊一類的情形不同。

 

3.合體記號字

這一類合體字的偏旁既不表意,也不表音。這主要有兩種情形。

一是由於字音和字義的變化,原來的聲旁和形旁已經不再表音、表意了。

例如上文舉過的“給、等、短”一類字。 另一種情形可以舉“章”字為例。

 按照漢朝許慎《說文解字》的分析,“章”字從“音”從“十”。

可是現在一般人說“立早章”(以區別於“弓長張”)的時候,是把它分析成“立”和“早”兩部分。

其實從古文字看,“章”本來是一個獨體象形字,跟“音、十、立、早”都沒有關係。  

 

漢字用來記錄漢語已經有3000年以上的歷史,一直沿用到今天,沒有中斷過。

在如此長的歷史時期裡,漢字不僅為人們的現實生活服務,而且記錄下極其豐富的文化資料;

甚至跨越國界,被日本、朝鮮、越南等鄰國借去記錄非漢語語言。  

 

另一方面,長期以來也不斷有人批評漢字的缺點,

主要是說漢字難認、難寫、難於機械化(印刷排版、打字等)。

因此在掃盲、兒童識字教育、文化傳播等方面,都不如拼音文字效率高。

跟拼音文字比較起來,漢字有它的短處,但是也有它的長處。

 

漢字最大的長處就是能夠超越空間和時間的限制。古今漢語字音的差別很大。

但由於2000年來字形相當穩定,沒有太大變化,字義的變化比較小,所以先秦兩漢的古書今天一般人還能部分看懂。

如果古書是用拼音文字寫的,現代人就根本無法理解了。

有些方言語音差別也很大,彼此不能交談,可是寫成漢字,就能互相瞭解,道理也是一樣的。

連使用漢字的日語,在部分使用漢字的地方,說漢語的人都能夠看明白意思。

 

簡化漢字  

50年代開始進行簡化漢字的工作。

1986年重新公佈的《簡化字總表》規定了2000多個簡化字(包括用簡化偏旁類推的字)。

這項工作目前已告一段落,今後在一個時期內將保持穩定,不繼續簡化。

因為不斷簡化會破壞文字的穩定性,而且簡化一批字以後,原來的繁體字並不能廢除,

但只用于古漢語教學和書法影視劇等藝術作品中。

 

文字拼音化問題  

關於文字拼音化問題,長期以來一直有爭論。

從理論上說,任何自然語言都可以用拼音文字記錄。

但是由於漢語方言分歧,在推廣普通話的工作沒有取得廣泛、切實的成效以前,改用拼音文字

會給方言區的人帶來很大的困難。此外,由於漢字歷史悠久,大量的文獻都是用漢字記錄的。

一旦改弦易轍,勢必在文獻的廣泛利用上造成一定困難,在社會心理和民族感情上也可能引起波動。

 

事實上,由於長時間使用漢字這一可以表意的書寫系統,漢語中可以存在大量同音字詞,而且這個現象確實發生了,

現在一個音節最多可以對應幾十上百個漢字,如果使用拼音來記載語音,會出現不讀出來就看不懂的現象,

即使經過長時間的訓練也無法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因此如果真要進行漢字拉丁化的工作,

決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在漢語發展到合適的程度以前,最好擱置拉丁化的計畫。  

 

例如,魯迅先生的著作《阿Q正傳》書名中的“Q”字,據魯迅自己說,也是受拉丁化的影響。  

漢語不能拉丁化的有力證據 《施氏食獅史》趙元任  

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   氏時時適市視獅。十時,適十獅適市。 是時,適施氏適市。  

氏視是十獅,恃矢勢,使是十獅逝世。氏拾是十獅屍,適石室。 石室濕,氏使侍拭石室。   

石室拭,氏始試食是十獅。食時,始識是十獅,實十石獅屍。  試釋是事。   

 

備註 :《施氏食獅史》是一篇由趙元任所寫的設限文章。全文共九十二字,每字的普通話發音都是shi。

這篇文言作品在閱讀時並沒有問題,但當用普通話朗讀或者拉丁化作品時,問題便出現了。

這是古文同音字多的緣故。這篇短文都能看懂,可是如果你讀給別人聽,他是無論如何也聽不懂的!

 

漢語方言  

漢語,又稱中文、漢文,其他名稱有國文、

國語、華文、華語、唐文、中國語,

還有唐話、中國話等俗稱。

漢語屬於漢藏語系分析語,有聲調。

漢語的文字系統漢字是一種意音文字,

表意的同時也具一定的表音功能。

漢語包含書面語以及口語兩部分。

 

古代書面漢語稱為文言文,

現代書面漢語一般指現代標準漢語。

現代漢語方言眾多,

某些方言的口語之間差異較大,

而書面語相對統一。  

 

中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方言情況複雜。

下邊把漢語方言粗分為官話

和非官話兩大類來說明。

 

官話分佈在長江以北地區

和長江南岸九江與鎮江之間沿江地帶以及湖北、四川、雲南、貴州、廣西等省區, 根據語音特點又分為包括北京官話、

中原官話、膠遼官話、東北官話(半島官話)、蘭銀官話、江淮官話、西南官話等幾個方言區。

 

官話區域的面積占全國80%以上,人口占全國人口的70%以上。官話方言內部的一致程度比較高。

從哈爾濱到烏魯木齊,從北京到成都、相距數千公里,兩地的人通話沒有多大困難

(是大致上能夠理解,並非完全能夠聽懂)。

 

非官話方言主要分佈在中國東南部包括:

1.吳方言(江蘇南部,浙江大部)、

2.贛方言(江西大部,湖南東部,福建西北部,湖北東南部,安徽西南部)、

3.湘方言(湖南大部,廣西壯族自治區北部)、

4.粵方言(廣東大部,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南部)、

5.閩方言(福建,臺灣,廣東的潮州、汕頭,海南)、

6.客家方言(廣東省東部和北部,福建西部,江西南部,臺灣)。

 

非官話區域比官話區域面積小,可是方言差別大,彼此一般不能通話,甚至在同一個方言區內部

(例如浙南吳方言與蘇南吳方言之間、福州話和廈門話之間),交談都有困難。

 

漢語分支  

漢語所包含的語言種類問題,在語言學界頗有爭議。目前有兩種不同的觀點:

一種觀點認為漢語只包括漢語一種語言;

另一種認為漢語包括閩語、粵語、客語、吳語、贛語、湘語等語言,為一個漢語語族而非同一種語言。

 

中國國內的學者多數支持前者,而中國以外尤其西方多數學者從語言學的角度支持後者。

支持後一種觀點的人認為漢語不是一種單一的語言,而是一簇相互關聯的有親屬關係的不同語言。

 

支持前一種觀點的人則將閩語、粵語、客語、吳語、贛語、湘語等列為漢語方言,

例如趙元任認為標準語(普通話)是方言,閩語、粵語等也是方言。

然而實際上,習慣上所稱的“漢語方言”相互之間或與標準漢語之間無法互通,

語言距離往往比歐洲同一語系之下的各種語言之間還要遠。 

例如一個隻會西班牙語的人可能可以使用西班牙語、和另一位只會葡萄牙語的人達成溝通(書寫不能溝通),

但一個隻會粵語的人和一位只會閩語的人對談時,是完全聽不懂對方在說什麼的(書寫漢字完全可以溝通)。 

 

中國國內語言學家根據漢語分支的不同特點,把漢語劃分為傳統的七大方言。

在這七大方言內部,仍存在不同的次方言區。

有時這些次方言區內的使用者也不能相互理解。在不同的方言區的人的語言意識也有一定的區別。

 

例如,一個使用粵方言的香港人可能會感到與操台山話的廣東人有很多共同點,雖然他們可能不能相互理解。  

在地理上的方言分歧也是很明顯的。

在華北官話、西北官話或者西南方話地區,相隔幾百公里的人一般可以相互口頭交流,

但某些地區語音和詞彙的變化也是很大的;

然而在中國南方的許多地區,尤其是山區,較小地理範圍內可能存在相互口語交流困難的方言。

舉一個極端的例子,如福建某地,相隔只有十公里的當地居民也許已經不能自如口頭交流了。  

 

漢語方言官話,或稱官話方言等:指華北、東北及西北地方、湖北大部、四川、重慶、雲南、貴州、湖南北部、

江西沿江地區、安徽中北部、江蘇中北部所使用的母語方言。

 

官話大致分為華北官話、西北官話、西南官話、江淮官話,華北官話分佈在北方東部,以北京話為代表,

西北官話分佈在北方西部,以西安話為代表,西南官話分佈在南方西部,以成都話為代表,

江淮官話分佈在南方東部,以揚州話為江淮話的代表。

 

上古時期的中原雅音在五胡亂華、衣冠南渡後,分化成為中古漢語語音。

而現代“官話方言”,主要形成于宋元時期。官話在形成之後,在南北方分別發展,由分化成了南方官話和北方官話,

為以後中國各代的官方語言,北方官話至今是現代標準漢語的基礎(大陸稱為普通話,臺灣稱為國語)。

使用這一方言的人占中國人口的70%。   

 

需要指出的是,“官話方言”,過去曾經稱為“北方方言”,並不局限於中國北方。

相反,中國西南地區和江淮地區的南方方言也屬於官話方言。  

 

吳語,或稱吳方言:在中國江蘇南部、安徽南部、上海和浙江大部分地區使用。

典型的吳語以蘇州話為代表。其中安徽西南部受贛語影響,浙江南部保留了較多古代百越話特徵,

以至不能和作為典型吳語的太湖片吳語通話。使用人數大約為總人口的8.4%。

這種方言的對清濁輔音的區分是一個很明顯的特點。但吳語保留了中古漢語的模糊入聲。 

 

 

客家話,或稱客語:

在中國南方的客家人和絕大多數佘族人中廣泛使用,包括廣東東部、北部、福建西部、江西南部、廣西東南部等地,

以梅縣話為代表。雖然是一種南方方言,但客家話是在北方移民南下影響中形成的。

客家話因而保留了一些中古中原話的特點。

使用客家話的人口大約占總人口的5%。客家方言的特點是古代濁塞音、塞擦音不論平仄一律送氣。   

 

閩語,或稱閩方言

在福建、海南、廣東東部、臺灣、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還有其他海外的一些華人中使用。

由於閩語的內部分歧比較大,通常分為閩南方言(以廈門話為代表)、閩北話、閩東話(以福州話為代表)、

莆仙方言和閩中方言。

閩語是所有方言中,唯一不完全與中古漢語韻書存在直接對應的方言,其中以閩南語最具影響。

但是,根據現有的語音學研究,閩語的音系相當接近上古漢語的音系。  

 

閩南語是漢語中聲調較複雜的方言之一,泉州音有8個聲調(不含輕聲),漳州音、廈門音、同安音、

臺灣音通常有七個聲調(不含輕聲)。同時,閩南語也是保留中古漢語最完整的方言之一。

泉州音和漳州音是其它支系的母語,閩(南)台片的閩南語內部較為一致。

廣義的閩南方言還包括海南話、潮州話、浙南閩語等,使用閩南語的人口大約為總數的4.2%。   

 

 

粵語

以廣州話為代表,在廣東廣西的部分地區、香港、澳門和海外華人中被使用。

粵方言是漢語中聲調最複雜的方言之一,有九個聲調(桂南勾漏片有十個聲調)。

同時也是保留中古漢語最完整的方言之一。粵語包含了ptkmnng六種輔音韻尾。

粵語內部的分歧不大。使用粵語的人口大約為總數的5%。

但是粵語中沒有混合入聲,可以認為粵語中保留的古漢語成分要早于吳語,但晚於閩語。  

 

 

湘語,或稱湘方言:在湖南使用。按是否保留濁聲母分類,可分為老湘和新湘兩類,

其中濁聲母已基本清化的部分新湘語相對接近官話,但也有部分與官話差異較大的新湘語保留有部分全濁音

及特有語音和詞彙。新老湘語分別以長沙話(新)及衡陽話(老)為代表,使用者約占總人口的5 %。

歷史上湖南地區受到北方文化的強烈影響,故湘語內部差異比較大。並且有多個時期古漢語語音特徵之重疊。  

 

贛語 :

以南昌話為代表,又稱贛方言,古稱傒語。屬漢藏語系漢語,主要用於江西大部、湖南東部,

安徽西南部等地。使用人數約為使用人口約5148萬,是漢語七大方言區之一。   

 

世界上最古老的語言之一  

漢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語言之一,是至今通用語言時間最長的語言之一。

漢語的歷史演變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漢語的書寫系統——漢字,非表音文字,不能如表音文字那樣

直接知道同一個字歷史上的發音。幸運的是,在漢字(特別是形聲字)、

詩歌的韻律以及對外國人名的翻譯中可以找到有效的資訊。

 

時代的變化

 

上古漢語  

相傳黃帝時中原有“萬國”,夏朝時還有三千國,周初分封八百諸侯,而“五方之民,言語不通”(《禮記·王制》)。  

上古漢語存在于周朝前期和中期(西元前11到前7世紀),文字記錄有青銅器上的刻銘、《詩經》、

歷史書書經以及部分《易經》。據《禮記·中庸》第二十八章記載:“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

可見周朝建立時期就開始實行語言文字的統一。  

 

春秋初期,見於記載的諸侯國還有170多個。至戰國時期,形成“七雄”,

“諸侯力政,不統于王,……言語異聲,文字異形”(《說文解字·敘》)。

先秦諸子百家在著作中使用被稱為“雅言”的共同語。“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

(《論語·述而》)秦朝重新統一之後,進一步規範了文字,以小篆作為正式官方文字。

 

 

中古漢語  

中古漢語使用于南北朝、隋朝、唐朝和宋朝前期(西元7世紀到10世紀),可以分為《切韻》(西元601年)

涉及到的早期以及《廣韻》(西元10世紀)所反映的晚期。高本漢把這個階段稱為“古代漢語”。  

 

語言學家已能較自信地重構中古漢語的語音系統。

這種證據來自幾個方面:多樣的現代方言、韻書以及對外語的翻譯。  

 

正如印歐語系的語言可以由現代印歐語言重構一樣,中古漢語也可以由方言重建。

另外,中國古代的文學家花費了很大的精力來總結漢語的語音體系,這些資料仍然是現代語言學家工作的基礎。

最後,漢語的語音可以從對外國語言的翻譯中瞭解到。

 

 

現代漢語   

現代漢語是現代漢民族使用的語言。廣義的現代漢語包括漢語的各種方言,即不同地區的漢族人所使用的語言,

這些語言都是漢語,只是在語音、詞彙、語法等方面存在一定差異。

而狹義的現代漢語則是指“普通話”,即“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

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的現代漢民族共同語”。

普通話所代表的標準現代漢語也是中國的國家通用語言。

 

口書差別  

書面語和口語的差別一直相當大。在“五四”時期白話文運動以前,書面語和口語的區別實際上是古今語的區別。

以唐宋時代為例,當時人口裡說的是白話,筆下寫的是文言,即以先秦諸子和《左傳》《史記》等

廣泛傳誦的名篇為範本的古文文體。這種情形往上大概可以推到兩漢時期。往下一直延續到20世紀初葉。

 

孫中山1925年立的遺囑就還是用文言寫的。不過2000年來作為書面語的文言本身也在變化。

仿古終歸難以亂真,後世人模仿古語不可能不受當時口語的影響。

 

 

有人指出韓愈的文章裡就有明顯的不合先秦語法的地方。

清代桐城派古文家模仿先秦文和唐宋古文家的文章,

結果當然更為駁雜。

清末梁啟超用一種淺顯的文言文寫政論文章。

由於通俗易懂,風行一時,為報章雜誌所廣泛採用。

 

目前臺灣、香港以及海外中文報刊多數仍舊沿用這種文體。

五四運動時期開展的文學革命提出了反對文言文、

提倡白話文的主張。

 

這場運動席捲全國,影響深遠。短短幾年之間,

白話文學就站穩了腳跟。

不過這種白話文學作品的語言並不是真正的口語,

而是拿北方官話做底子,又受到明清白話小說相當大的影響,

還帶著不同程度的方言成分以及不少新興詞彙和歐化句法

的混合的文體。魯迅的作品可以作為這種文體的典型的代表。  

 

以上說的是文學作品。至於新聞報導、政府文告、公文、

商業合同、甚至私人信件,往往還是用的文言。

 

這一方面是傳統習慣使然,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文言文有簡括的優點。

這種情形,就全國範圍來說,一直延續到40年代末。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文言文才完全讓位給白話文。

除了打電報和有意擬古以外,沒有人再寫文言了。  

 

漢語是精確的。記得在本人早年讀書的時候,語文課本上堂而皇之地寫著:

“走拼音化道路是漢語的必然趨勢。”其中最主要的一條理由便是,英文可以打字,而漢語不能。

隨著電腦技術的發展,漢字的鍵盤輸入速度已遠遠超過英文,而且速度還在不斷快速提高。

可英文輸入呢?卻似乎滯步不前了。

 

漢語發展  

漢字的構詞法巧奪天工。詞頭首碼、詞尾尾碼是英文常用的構詞法。  

Saccharose(糖精)和Saccharomycetes(酵母菌)有相同的拉丁詞頭,但記住它們即便對英美人士也非易事,

至少我測試過的幾個母語是英文的工科研究生是這樣。

一維的串狀結構是導致其不醒目不明了的直接原因。試問讀書至研究生,連酵母菌與糖精都不知道,

又該叫人作何感想呢?  

 

用漢字組詞描述起來簡潔明瞭

即便是沒吃過糖精、沒用過酵母菌的沒受過教育的中國人,他也明白糖精可能是糖的“精煉部分”,比糖更甜

(儘管這不確切);酵母菌是“一種能引起發酵的細菌”。

但英文就不能如此簡單地組詞,即便組出來也恐怕令人難以接受:

糖精=Sugessece"Sugar""Essence"(“糖”與“精”合起來),

酵母菌=Yeabacteria"Yeast""Bacteria"(“發酵”與“細菌”合起來)。這豈不是太不像話了?  

與拼音文字一維串狀前尾碼構詞法不同,漢字是通過二維方式構字的。

 

例如:“人”在無門的四堵牆內便成了“囚”; “木”在無門的四堵牆內要受“困”;   

“露”-下“雨”天在大馬“路”上要暴“露”在雨水之下了;“米”(與糧食有關)“唐”(表聲)=“糖”;

 柴“禾”上長“草”=“菌”;“木”“林”“森”——分別是woodtreeforest的意思,

但比較之下哪一種構詞法更好?答案一目了然。  

 

在當今的英語社會,早期英文造字所遵循的拉丁詞根早字法也已逐漸被甩開了,

類似以上造的SugesseceYeabacteria可一點都不是笑話,日常生活中天天都有。

商店裡不同品牌的巧克力、糖果總會有不同的名字,有些名字在字典裡找不到,

它們會隨某個廠家的某種巧克力糖的產生而產生,消亡而消亡。

當一個澳大利亞人讀到這個詞時,他不會意識到這是北美某個地區的很受歡迎的一種糖果,

多半只能和中國人一樣搖搖頭罷了。  

 

資訊科技時代偏愛漢字

不知您是否瞭解模糊數學、模糊控制或神經網路等新學科領域?

如果接觸過,您便會理解人類的藝術、哲學、感覺看似不“精確”,但實為目前它們超越了當今人類的知識水準

所能精確描述的範圍。隨著人類認識能力的提高,它們逐漸會被人類以全新的知識結構所精確地把握,

以上所舉的新學科只是這一新知識結構序幕的小插曲。

漢字集中體現了東方藝術哲學,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底蘊之所在。

限於目前的科技水準,它的智慧我們尚不能完全認識,對它的發掘方興未艾。

 

這種說法不是沒有根據的的,畢竟15年前也沒有人意識到傳統漢字出版業要被淘汰;

10年前的人沒有料到漢字的輸入會比英文快,而且還會更快;

5年前的人沒有想到傳統的報業媒體會被逐漸淘汰,《南方都市報》會與百年老報《大公報》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在互聯網上搶碼字新聞。誰又敢斷言若干年之後漢字程式設計不可能或不如英文呢?  

 

漢字是靈活的,但需要靈活的人使用;漢字是聰明的,但有賴於聰明人的開發;

漢字是充滿智慧的,需要有智慧的人認識到她的價值。為漢語驕傲!

更為堅信漢語時代即將到來的中國人的熱情與信心而歡呼!

http://baike.baidu.com/view/1711.htm?func=r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