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蕩山  ( 蘇州彈詞   蘇州林園  上海灘  吳語  普陀山  )

 

雁蕩山位於中國浙江省樂清市境內,部分位於永嘉縣及溫嶺市。距杭州297公里,距溫州68公里。

始于南北朝,興于唐,盛于宋,素有“寰中絕勝”“海上名山”之譽。

史稱“東南第一山”。總面積450平方公里,500 多個景點分佈於8個景區,以奇峰怪石、古洞石室、飛瀑流泉稱勝。

其中,靈峰、靈岩、大龍湫三個景區被稱為“雁蕩三絕”。

特別是靈峰夜景,靈岩飛渡堪稱中國一絕。因山頂有湖,蘆葦茂密,結草為蕩,南歸秋雁多宿於此,故名雁蕩。

 

 

基本概況  

雁蕩山形成於1.2億年前, 位於中國浙江省溫州市樂清市境內,部分位於永嘉縣及溫嶺市。距杭州300公里,距溫州70公里。

始于南北朝,興于唐,盛于宋,素有“袁中絕勝、海上名山”之譽。史稱東南第一山”。

總面積450平方公里,500 多個景點分佈於8個景區,以奇峰怪石、古洞石室、飛瀑流泉稱勝。其中,靈峰、靈岩、

大龍湫三個景區被稱為雁蕩三絕”。特別是靈峰夜景,靈岩飛渡堪稱中國一絕。

 

因山頂有湖,蘆葦茂密,結草為蕩,南歸秋雁多宿於此,故名雁蕩。

雁蕩山系綿延數百公里,按地理位置不同可分為北雁蕩山、中雁蕩山、南雁蕩山、西雁蕩山(澤雅)、

東雁蕩山(洞頭半屏山),通常所說的雁蕩山風景區主要是指樂清市境內的北雁蕩山。

 

由於處在古火山頻繁活動的地帶,山體呈現出獨具特色的峰、柱、墩、洞、壁等奇岩怪石,

稱得上是一個造型地貌博物館。

雁蕩山造型地貌,也對科學家產生了強烈的啟智作用,如北宋科學家沈括游雁蕩山後得出了流水對地形侵蝕作用的學說,

這比歐洲學術界關於侵蝕學說的提出早600多年。現代地質學研究表明,雁蕩山是一座具有世界意義的典型的白堊紀流紋質

古火山——破火山。

 

 

北雁蕩山  

北雁蕩山位於樂清市境內東北部,萬山重疊,群峰爭雄,懸嶂蔽日,飛瀑淩空,是全國十大名山之一,

北雁蕩山,群峰崢嶸、怪石嶙峋、洞壁幽深、泉瀑雄奇、梵宇壯觀、古木參天,自古就有“寰中絕勝”之譽。

雁蕩奇峰林立,較為著名的有卓筆峰、獨秀峰、玉女峰、雙鸞峰、金雞峰、雙筍峰、展旗峰、巨柱峰、剪刀峰等。

這些奇峰或擬獸或擬物,形狀栩栩如生。如果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時間去觀賞,則有一峰多態之神妙。

 

例如被稱為“雁蕩三絕”中的靈峰,從靈峰寺左側看時,只見一山劈為兩峰,兩峰宛如雙手合掌;

當夜幕降臨時觀望,此峰酷似一對緊緊相偎,情話切切的伴侶,在朦朧月色的襯托下觀望,卻幻化為一對豐滿的乳房;

再變換一個角度仰視,又好似一隻斂翅的雄鷹。所以靈峰又有合掌峰、夫妻峰、雙乳峰和雄鷹峰之稱。

 

 

雁蕩瀑布以大龍湫、散水岩、西大瀑、梅雨瀑、三折瀑等最負盛名。這瀑布終年奔瀉不息,隨著季節、晴雨、風力的變化

形態各異。有的如匹練橫空,銀河倒掛;有的似珠簾成串,煙雨霏霏;有的淩空飄灑,因風作態,

號稱“天下第一瀑”的大龍湫瀑布位於馬鞍嶺西3 公里處,水從連雲嶂下來,高約190 米。

 

南雁蕩的開發實較早於北雁蕩,五代時高僧願齊就率門徒三百在此開發。

南雁景區面積97.68平方公里,群巒疊翠,怪石崢嶸,飛瀑溪潭,幽洞石塹,景色無比瑰麗。共有67峰、28岩、24洞、

13潭、8潭、9石,向稱"浙南第一勝景"

 

 

東雁蕩山  

東雁蕩山又稱半屏山景區。民謠曰:“並屏山,半屏山,一半在臺灣,一半在大陸”,大陸半屏即為此。

景區面積0.95平方公里,東雁蕩山東部沿岸斷崖峭壁,猶如刀削斧劈,山成半片,直立千仞。

連綿數千米的絕壁依次展開惟妙惟肖的迎風屏、赤象屏、孔雀屏、鼓浪屏等巨幅岩雕畫屏,

是目前發現的全國最長最大的海上天然岩雕,被譽為"神州海上第一屏""海上天然岩雕長廊"

半屏山猶如屏障橫斷大海,景區的主要景點也在東南面的斷崖峭壁上。

“黑龍騰海”是其奇觀之一,一條長約百米的黑玄岩地質帶夾在大片黃石崖中,其勢左高右低,黑岩一端長出雙角,

形似龍頭,遠遠望去猶如一條黑龍將要撲向大海。   

 

西雁蕩山  

稱澤雅省級風景名勝區,位於溫州市甌海區澤雅境內,相距市區35公里,景區總面積128.6平方公里。  

西雁蕩山奇岩為特色,融樸野的山村風情為一體,有金坑峽、七瀑澗、高山角、珠岩、西山、龍溪、崎雲、

五鳳八大景區,230多處名勝景點。此地原名“寨下”,澤雅是“寨下”溫州話的譯音,西雁附近還有一個澤雅水庫。

 (原文)

 

溫州雁蕩山,天下奇秀,然自古圖牒,未嘗有言者。

祥符中,因造玉清宮,伐山取材,方有人見之,此時尚未有名。

按西域書,阿羅漢諾矩羅居震旦東南大海際雁蕩山芙蓉峰龍湫。

 

唐僧貫休為《諾矩羅贊》,有“雁蕩經行雲漠漠,龍湫宴坐雨濛濛”之句。

 

此山南有芙容峰,峰下芙蓉驛,前瞰大海,然未知雁蕩、龍湫所在,後因伐木,始見此山。

山頂有大池,相傳以為雁蕩;下有二潭水,以為龍湫。山頂有一個大湖,據說是叫雁蕩;

山下有兩個水潭,把它叫做龍湫。又有經行峽、宴坐峰,皆後人以貫休詩名之也。

謝靈運為永嘉守,凡永嘉山水,遊歷殆遍,獨不言此山,蓋當時未有雁蕩之名。   

 

 

予觀雁蕩諸峰,皆峭拔險怪,上聳千尺,穹崖巨穀,不類他山,皆包在諸穀中,自嶺外望之,都無所見;

至穀中則森然幹霄。原其理,當是為谷中大水衝激,沙土盡去,唯巨石巋然挺立耳。

如大小龍湫、水簾、初月穀之類,皆是水鑿之穴。

 

自下望之則高岩峭壁,從上觀之適與地平,以至諸峰之頂,亦低於山頂之地面。

世間溝壑中水鑿之處,皆有植土龕岩,亦此類耳。

今成皋、陝西大澗中,立土動及百尺,迥然聳立,亦雁蕩具體而微者,但此土彼石耳。

既非挺出地上,則為深谷林莽所蔽,故古人未見,靈運所不至,理不足怪也。   

 

 

 

溫州雁蕩山(是)天下奇特、秀麗(的一座山),但是自古以來的地圖地理資料(對雁蕩山)都不曾有記載。

(宋代)祥符年間,因為要建造玉清宮,開山砍伐木材,才有人發現這座山,這時還沒有山名。

 

根據西域書記載,羅漢(名叫)諾矩羅的,住在中國東南大海邊的雁蕩山芙蓉峰的龍湫。

唐朝和尚貫休寫《諾矩羅贊》,有“雁蕩經行雲漠漠,龍湫宴坐雨濛濛”的詩句。

這(座)山南有芙蓉峰,峰下(有)芙蓉驛,向前(可以)俯視大海,但(當時一般人)不知道雁蕩、

龍湫所在的地方,後來(宋代)因為採伐木材,才開始見到這(座)山。

 

山頂有(一個)大湖,傳說把它當作雁蕩;(山)下有兩(個)水潭,就把它當作(大、小)龍湫。

還有經行峽、宴坐峰,都(是)後來人們根據貫休的詩句來命名的。

 

(南唐詩人)謝靈運任永嘉太守的時候,所有永嘉(一帶)的山水,幾乎都遊歷遍了,

唯獨沒有談到這(雁蕩)山。(這是)因為當時還沒有雁蕩山這個名稱。   

 

我觀察雁蕩山許多山峰,都(是)陡峭、挺拔、險峻、怪異,向上聳立(約)千尺(高),

高大的山崖和巨大的溝穀,不像其他的山。(雁蕩山許多山峰)都包容在(周圍的)一些山谷裡面。

從周圍山地外面遠望這些山峰,什麼也看不到;走到山谷裡面,(才看到這些山峰)峭拔林立,直沖雲霄。

 

 

推究它(形成)的道理,應當是被山谷裡的大水沖刷,沙土都沖走了,

唯獨(剩下這些)巨大的岩石巍然挺立(在那裡)。像大小龍湫、水簾、初月穀之類,

(也)都(是)水流沖刷(而成)的洞穴。從下面望這些山峰,(是)高聳的岩石峭壁;

 

從上面觀察,(山谷裡的山峰峰頂卻又)恰好跟周圍山地一樣高,

(甚至這)許多山峰的頂部還低於周圍山地的地平面。

世界上溪穀裡水流沖刷的地方,都有高聳直立的土層和底部凹陷像神龕的岩石,

也(就是)這一類(情況)罷了,(它們和雁蕩山穀裡的許多山峰的成因,原理是相同的。)

 

現在的成皋、陝州以西的大溝穀裡高聳直立的土層往往高達百尺,高高地聳立著,

也(可算是)形體齊備而規模較小的雁蕩山的許多山峰,只是這裡是黃土的,那裡是石質的罷了。

 

(雁蕩山許多山峰)既然不是挺立在平地之上,而是被深谷老林所掩蔽,所以古人沒有發現它,

謝靈運沒有到過(這裡),從事理上說是不奇怪的。

 

資料來源 : 百度百科-雁蕩山)